•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深圳】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新闻发布会

2017-07-25 09:34 来源:南方网

  2017年7月22日下午,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会展中心6楼茉莉厅举行。以下为会议实录: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深圳,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在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筹备期间给予大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感谢大家前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大会新闻和科学传播指挥部副指挥长、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韩望喜。

  国际植物学大会已经有117年的历史,是植物科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本届大会是国际植物学大会历史上首次来到中国,来到深圳。经过中国植物学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和精心的筹划,大会的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了。为了让媒体朋友和社会公众了解大会的有关情况,今天我们在这里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本届大会的有关信息。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担任今天发布会的发言人和出席嘉宾,他们是: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葛颂先生,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秘书长、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胜先生,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副秘书长、深圳市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筹备办副主任朱伟华先生,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副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黄宏文先生,

  下面我们有请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葛颂先生介绍大会科学内容的组织情况,有请。

  葛颂: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能够作为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科学内容组织工作方的代表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大会全体工作人员向与会的各位媒体记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在,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本届大会科学内容组织情况。

  一、大会规模创历史新高

  我们多管齐下在全球范围开展广泛的、精准的宣传活动,与国际顶尖杂志包括Nature、CELL、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全球10个专业媒体合作推广大会,向全球221个国家和地区投放了大量的大会信息。截至今日,共有6953人注册,来自10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内(含港澳台)代表4665人,国外代表2288人;男性代表3913人,女性代表3040人。注册人数已创历届大会之最!

  二、科学议程规划卓有成效

  大会经过全球遴选、正式邀请,组成了大会高水平的科学工作团队,确定了大会科学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委员共91位专家,其中共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8人,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国外院士18人。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3519份,投稿代表来自85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六个学科的212个专题研讨会中,共包括了1447分口头报告,同时我们还推选了51个大会特邀报告人,分别包括5位公众报告人、12位全会报告人和34位主旨报告人,组成了国际植物学大会历史上含有的庞大学术报告人阵容。

  此外,大会收到提交的电子墙报文件929份,传统墙报651份。

  三、大会科学内容丰富多样

  参照往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惯例,大会组织了命名法会议、卫星会议及野外科考等多种方式和多个层面的各类活动。本届大会特别提倡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研究以及鼓励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参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7月17日-21日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命名法会议在深圳大学城召开,这是大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会期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132位资深及中青年植物学家齐聚深圳,通过5天时间形成新版的命名法《藻类、菌物及植物国际命名法规(深圳)》,简称为“深圳法规”。这意味着此外6年内,全球关于藻类、菌物和植物都将依此法命名。

  二是本届大会有49个卫星会议,其中国内会议28个,国外会议21个。卫星会议包括众多知名的国际主流组织参与,如国际植物学会及菌物学会联合会(IABMS)、国际植物系统分类学会(IAPT)、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国际苔藓学家协会(IAB)、国际古植物学协会(IOP)、美国植物学会(BSA)等,此外剑桥大学出奔社、Wiley出版社、Taylor&Francis出版社、Plant Gateway纷纷借此机会举办植物名著作者见面会及讲座。

  大量的国内组织机构,如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林业学会、中国蕨类协会、深圳仙湖植物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深圳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深圳环境监测中心、广州自然报协会等,还有一些生物技术公司也将组织包括植物科学研究、学术组织内部工作会议和科普宣传等卫星会议。

  此外,大会组委会还安排了5条遍布全国的野外科考线路,为全球参会代表了解中国植物多样性提供便利,同时为中国科学家建立国际科研合作搭建各类平台。


  四、大会突出了中国特色

  一是将以大会决议形式发布“深圳宣言”,指导未来植物科学发展方向,表达我国植物相关的社会、经济等重大问题的关切,体现中国担当。由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组成“深圳宣言”起草委员会,并于今年4月15日在深圳召开国际研讨会,顺利推进的文本的起草和全球倡议工作。今年6月15日植物科学“深圳宣言”已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全文刊登。

  二是中国科学家在大会特邀报告中所占的比例是历届最高的,随着中国植物科学的巨大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植物科学家登上国际舞台,本届大会有全会报告、公众报告和主旨报告共51位特邀报告人,其中中国学者16名,占整个比例的31.3%。其余38位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这些重量级的报告人涵盖了植物学各个学科领域,均是来自各个国家一流的高校教授和研究员,具有充分的地域国家代表性。

  三是设立大会奖学金,并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学者和学生,为帮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及青年学生参会,本届大会设立了大会奖学金,经奖学金的评审委员会评选,共资助了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488名杰出学者和优秀学生,总计金额人民币逾210万元,全部用于资助代表的注册费和往返深圳的交通费等。大会奖学金资助的488名代表中,学者283人,学生205人,大会奖学金中超过50%的资金用于资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202位参会代表。许多口头报告作者和墙报作者因受到资助能够来到深圳参会,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这对促进这些代表参与国际植物科学交流和合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大会奖学金的设立将对本届大会成功举办,对欠发达地区植物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是举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展,展现中国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做的努力。

  截至2015年底中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8%,其中国家级保护区446个,广东鼎湖山等33个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的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就地保护了65%以上的物种,同时建近200个植物园和树木园。中国先后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保护,先后完善了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同时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提出了我国未来2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和优先行动。同时,中国积极加入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重要国际公约,,如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湿地公约等,同时还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的成员。

  我想中国的植物科学取得的成就还有很多,上面仅仅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部分,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葛秘书长非常详尽又精彩的阐述,有几个数字特别令我感慨,比如这次大会有6953人注册,大会内容非常精彩,中国科学家在大会上的发言比例超过了31.3%,还设置了大会奖学金等,内容非常丰富,有很多东西可以供记者来报道。

  下面有请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秘书长、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胜先生介绍大会会务的组织情况,有请。

  刘胜: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我就本届大会会务组的情况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一、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届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准备就绪,自2011年7月大会申办成功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大会的筹备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随后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筹备工作。2014年10月21日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组委会在深圳成立,组委会由中国植物学会和深圳市政府共同组成,2015年5月31日确定了大会科学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委员名单,同年7月23日正式发布大会邀请信和第一轮通知,2016年7月18日深圳成立了大会总指挥部,并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由市领导担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分设文化、酒店接待、新闻和科学传播、推广和产业促进、通关、安保、交通、应急、食品安全监督、通讯、志愿者、市容环境保障等11个分指挥部,保障大会各项活动顺利进行。作为筹备工作的具体执行和落实单位,深圳市城管局(林业局)成立了大会筹备办,对接大会秘书处和分指挥部,全面承接大会组委会、大会总指挥部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已全面准备就绪。

  二、本届大会将留下鲜明的深圳印记

  一是设立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为了促进国际植物科学的发展、交流和合作,中国植物学会、深圳市政府和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组委会联合发起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由深圳市铁汉生态公益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作为该奖项的原始基金,这一奖项将对全球范围内遴选出的为植物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进行奖励。在本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闭幕会上,将颁出首个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以后每一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都将颁奖这一奖项。

  二是一批深圳科学家将在本届大会展现风采。深圳作为大会的主办城市,在本届大会上有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先生作为特邀报告人将为大会作公众报告,国家基因库执行主任徐迅博士作为特邀报告人将作主旨报告,同时还有一批深圳植物科学领域的专家负责主持八个专题研讨会作20个专题报告,其中自有资深科学家,也有年轻学者。

  三是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在深圳设立机构,目前已与国际植物分类协会就其在深圳设立亚太办公室一事达成意向,大会结束后将正式启动相关程序。同时还将筹划成立深圳植物科学宣言联盟,成为一个国际联盟,推动植物科学深圳宣言目标的落实。

  四是建立大会纪念园,为了让国际植物学大会持续留下深圳记忆,我们将在深圳红树林公园建设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7月25日将就该园的规划与建设举行启动仪式,该园建成以后,深圳将会留下国际植物学大会永久的符号。

  五是精心安排本地考察线路,大会组委会规划了3条本地考察线路,主要展示深圳植物多样性保护、植物科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美丽的城市风光等。通过参观考察、交流分享,使深圳本土优秀的植物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或企业进入全球植物科学家的实验,促进深圳生物产业的发展,提升深圳国际化城市形象将发挥重要作用。

  六是推动深圳企业与大会的合作共赢,我们积极发动本地企业参与大会,借助大会国际影响力,展示深圳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化形象,推动企业、城市与科学的联姻,放大大会综合效应。本届大会有13家深圳企业对大会进行不同形式的赞助,包括集群通讯系统、新能源用车、保险和其他大会服务,既体现了社会参与,又节约了政府办会资金,同时又推广了本地企业。

  三、努力提高办会质量和传播效果

  一是展览内容丰富多样,本届大会共有标准展位108个,特专展位24个,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以色列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17个参展商参加本次展览,参展行业覆盖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期刊出版社、大型生物网站、科学仪器设备、生物试剂、软件公司、园林绿化等多种行业,参展数量已超过前几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除商业展之外,大会还设置了6个公益展,包括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展、中国自然保育民间行动展、探索植物世界儿童公益展等,其中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艺术画展是大会百年历史上首次由大会组委会组织的大型植物艺术画展,此次画展共有来自11个国家107名画家的218幅作品展出。

  二是智能化服务快速便捷,通过应用电子墙报使信息检索方便快捷,通过信息中心将数千个大会报告PPT推送至指定会场,通过开发大会APP满足与会代表在移动终端上自由获取相关信息的需求,全面提升代表的参会体验。

  三是市容环境焕然一新,坚持将营造办会氛围与城市环境的长远提升相结合,以大会召开为契机推动城市环境再升级,开展行走深圳行动,带动市、区、街三级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同时结合城市环境提升的实际需要,组织推进了绿化提升、景观照明、路面改造、市容整治四大类122个项目,目前已经陆续完工。

  四是千名志愿者参与服务,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成功招募会期会场志愿者1300位,本次大会志愿者在综合知识和英语水平上进行的严格筛选,除深圳本地高校外还重点招募了来自美国、英国、瑞士等11所大学的留学生,保障大会外宾畅通交流。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刘秘书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的时间,请各位媒体朋友提问的时候首先介绍一下你所在的单位和姓名,然后建议每位朋友就提一个问题。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深圳特区报的记者,我提的问题是深圳为什么能取得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举办权?

  朱伟华:举办这么大型的国际会议,对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一个考验,这次大会要同时接待约七千人与会代表,对会议设施、交通、酒店、信息技术、服务能力都是全面的考验,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举办国际大型会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会展中心有能力承办这么大规模的会议。这是在深圳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展背景下申办的,尤其是作为国际化城市发展的需求。

  深圳市政府在2008年向中国植物学会提出来要共同申办国际植物学大会。市政府基于大会能够促进深圳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深圳市政府向中国植物学会表达了强力的支持,也得到了中国植物学会的认可,所以在2009年7月植物学会同意深圳市政府联合进行申报,在2011年澳大利亚那届大会深圳最终获得了大会的举办权。

  在申办的过程里面,深圳在植物科学和生命科学有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取得举办权非常重要的因素,深圳有和中科院共建的仙湖植物园,在植物科学研究、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园艺景观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深圳在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方面也有很好的基础,像落户深圳的华大基因研究院,还有很多生物产业机构都是这次能够成功申办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背景。

  再补充说一下,通过举办这次大会,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园在物种的收集、园林园艺、植物展示和科普教育方面也有全面的提升,也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现场查察。

  记者:我是来自深圳卫视的记者,这次大会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是将以大会决议的形式发布深圳宣言,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葛颂:深圳宣言是我们这届大会的特色之一,为什么要发表深圳宣言?我想有三点,第一,人类目前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是全球的挑战,也是我们中国的挑战,这里面大家也都有体会,涉及到资源开始匮乏,环境出现恶化,生物多样性在流失等等,甚至包括更具体的食品安全、环境质量、土壤恶化等等。所以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既然在中国召开大会,我们就应该借这次机会来面对这个挑战,发出我们的声音。第二,我们发出中国的声音,既是解决我们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同时也是在呼吁全球各国一起面对和迎接这些挑战,包括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等。实际上就是表达中国对坚持绿色发展模式的一种坚持和推动。第三,借这个宣言呼吁全球认识到这种挑战,同时希望全球的科学家、政府和公众能够一起更多地关注植物,关注地球,关注我们的未来。这就是发表深圳宣言的重大意义。

  同时发布深圳宣言在技术方面也体现了这次大会组委会的能力,包括我们邀请到了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国内、国外的,组成了宣言的起草委员会,进行了酝酿、起草,最后完成了这个宣言,并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全文刊登,会期还会进一步征求大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这个宣言,最后能够起到宣言题目上起到的作用,连接政务、科学与社会,共建绿色永续地球。

  记者:我是深圳新闻网的记者,我注意到这次的固定奖项是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这个奖是如何产生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设这个奖?

  刘胜:谢谢你关注国际植物科学奖,我对这个奖作一个简单的解释。首先设立奖项的原因,这个奖是由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组委会发起,中国植物学会、深圳市植物学会和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设立的,目的是纪念国际植物学大会首次在深圳召开,同时推动深圳宣言相关行动计划的实施,也是鼓励国际植物学领域的最新发展。

  这个奖是每6年评选一次,面向全球遴选和奖励1-2位在植物基础和应用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和深远影响的科学家。本奖项将在每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闭幕典礼上颁发,包括奖杯和7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和获奖者往返颁奖地点的旅费。从目前的将近额度来说,据我们所知在目前全球的植物学专项奖里面是最多的。

  第二个是奖项的评选标准,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致力于推动国际植物科学发展,并在以下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做出成就的科学家,从提名来说,任何了解被提名人对植物科学的贡献,并可以提供被提名人业绩的证明材料的个人都可以参与提名,提名可来自科学界或更广泛的公众领域,本奖励不鼓励自荐,需要4-6封推荐支持。评选过程,我们成立了一个评选委员会,这也是由国际上知名的植物学界的科学家组成的,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评选委员会将对被提名人的所有材料进行初评,产生获奖候选人名单,并提交奖励委员会进行终评。首届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的颁奖仪式将于2017年7月29日在深圳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闭幕式上举行。

  记者:我是深圳都市频道的记者,我想问一下这届植物学大会落户深圳,深圳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学方面研究的情况。

  朱伟华:深圳市在植物科学领域,我们也有一系列的机构,在筹备这个大会之前,我们也没有了解这么全面,通过这次大会把整个领域串起来了。最近深圳市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深圳市植物学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仙湖植物园也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成为目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植物园。深圳市也汇聚了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这些机构,近两年还有在深圳市落户的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农科院深圳基因研究所以及华大基因和国家基因库以及兰科植物保存中心等一大批涉及植物科学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清华大学、北大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也纷纷在深圳设立研究生院,这极大地提升了深圳植物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

  深圳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国农业科学院相继在深圳设立了生物育种研究院和生物基因组研究所,也大幅度提升了深圳植物学研究成果向农业产业转化的能力。在生态学方面,从2010年以来,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环境和能源学院对深圳湾红树林进行了系统研究,阐明了红树植物在生物进化方面产生的作用,并且对红树植物进行了生态修复。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深圳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也汇聚了大批优秀的植物学研究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学科布局和人才布局。2017年依托深圳几家主要的植物学研究单位,仙湖植物园、兰科中心、深圳大学等成立了深圳植物学会,致力于深圳、全国乃至全球的植物科学研究和大众科普以及环境保护工作。

  记者:我是来自经济日报的记者,我想提的问题是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哪些国家级的行动?

  黄宏文:我们国家历来对植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度重视,我们国家首先从立法的角度,包括在环境保护、森林法、湿地等都有法律,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的保护。第二个就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来说,无论从植物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都有国务院发布的植物多样性的行动计划和保护的战略。迁地保护的规模,国家自然保护区有2000多个,国家级的有400多个,占到国土面积的14.8%,这是初步统计的数据。这一点我们国家应该来说作就地保护,植物的原始生境、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迁地保护方面,我们国家190多个植物园保护了我们国家本土科的91%,本土属的86%,我们国家3万4千多种高等植物的60%在植物园,现在100多个植物园在本土物种的2万多种在植物园里面,这是很大的成就。大量有用的植物已经进行了很好的保护。第三,我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方面以及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公众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主持人: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大会的信息,参阅媒体手册,我们还有微信公众号,可以查阅到丰富的信息。希望接下来大会期间关注大会,祝大家在深圳工作、生活愉快,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