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6日(星期二)上午10:00,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暨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制片人年会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
主持人:各位尊敬的新闻界的朋友,非常高兴大家又见面。发布会开始之前请大家把手机调到静音。
我们知道,科技与人文是人类精神的两大高峰,科技本身也是人文精神。那么,把这两个相结合又以影像的方式表达出来,更是一件奇妙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很快就会实现了,就是本月20日起“首届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将正式的拉开帷幕,我们将打造一场科技与影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大众影视周。所以,我要讲讲这方面的原由。
这个影视周的原由是为了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论证筹办国际科技影视节等国际化品牌文化活动的要求,构建深圳文化创新氛围,推进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提升深圳科技创新文化,推广深圳科技先锋城市的形象。为此,我们创办了2016年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和第九届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评暨制作人年会,也将于科技影视周期间同时举办。
今天我们在这里非常高兴举办这次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朋友介绍科技影视周的有关情况。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是:
市人大副主任、市科协主席蒋宇扬先生
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通海先生
市科协党组成员、驻会副主席张治平先生
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绍华先生
南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健先生
硬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敬伟先生
非常欢迎各位嘉宾!
下面,首先有请硬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敬伟先生介绍科技影视周筹备的情况,有请。
康敬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的朋友,大家早上好!
刚才主持人已经非常详细的把本届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的情况给大家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阐述。作为这次的活动承办方之一,这次的科技影视周有很多的亮点,我们也想把深圳在过去很多的科技亮点在这次的深圳科技影视周里面给展现出来。
大家都知道,深圳的特点就是创新。在这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地方,我们吸引了全球众多的创新创业者来到了这片热土,他们来到深圳,来做创新、做创业。那创新有很多的领域,其中跨界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那么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科技影视周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它是科技和文化的一种跨界,它是我们的艺术家去牵手科技。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这科技周,我们可以看到是科技和影视、是艺术和文化,还有我们的生活牢牢的结合在一起。我们觉得像这样的跨界创新,只有在像深圳这样的中国的“创新之都”才能够在这儿很快的生根和发芽。
在我们筹办这一次科技影视周的时候,在过去的几个月我们整个的筹备团队非常的努力,我们有很多中国国内的嘉宾、国外的嘉宾在一一的确认之中。更重要的,因为科技科普它不是一个小众的市场,它是一个需要走入生活、走入社区、走入大众的市场,所以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科普的一些片子在进入社区,我们在播放的地点、在拍摄的影片,以及恐龙展的选址方面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等我们这个影视周正式开始的时候,你们会看到有很多的亮点,这些的亮点有我们人类的过去、有地球的形成,同时我们也跨越了时空、走到了未来,我们看看未来人类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在这次科技影视周的展览里面,我们特别结合了深圳的一些特点,比如说我们专门做了智能硬件、物联网的创新产品的一些展示,我们通过这个活动让我们市民大众真正感受到科技是怎么走入到我们每个人平常的每一天,是在怎么一步一步的改善我们人类的生活。
硬蛋,我们作为中国最大的智能硬件、物联网的创新创业平台,我们借助的深圳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所以说我们做了一个平台,把全世界的创新的头脑和深圳制造、和中国制造在深圳联系在了一起,我们要帮助全世界那些创新创业的人,把他很多很创意的思想在深圳这儿变成产品、推向市场。所以我们今天借助于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的这么一个机会,其实更多的目的是要把最新颖的思想、最创新的一些思想和产品,借助这个平台推广给我们中国乃至全球的那些新一代的消费者。
我们硬蛋在去年承办了上海的创业博览会,今年我们也协助政府做了APEC中小企业技术博览会。所以我们一直有一个宗旨,就是希望把“互联网+”、把“智能+”这些最新的技术和方向的东西引入到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日常生活,我们希望借助本届的科技影视周,我们能够让更多的科技的思想,把艺术、科技能够跟我们每个人的大众生活结合在一起,走向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在本届的科技影视周里面,我们还设置了恐龙展、智能硬件展等等,展现出我们人类的历史和我们人类未来方向的一些东西。我们相信在组委会的支持下,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把深圳第一届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打响头号,成为今年深圳市的年度大事。谢谢大家,我们一起期待着马上即将到来的科技影视周。谢谢大家!
主持人:韩望喜非常感谢康总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画卷。
大家知道,深圳是高科技的城市,也是一个非常有人文情怀的城市,能够在未来有这么一个影视周,把深圳的高科技,我们的多元丰富的文化,以及对未来创新的想象能够结合起来,我觉得非常非常的值得期待。而且电影本身是一个工业的产品,那么现在后工业社会怎么样结合创新来做,非常有意思。
下面,有请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通海先生介绍中国国际科技影视制作人年会的筹备情况暨中国龙奖的评审情况,有请。
刘通海:非常感谢媒体界的朋友来参加这个新闻发布会,我是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这次参加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我们是作为重点活动之一,所以我把年会和“中国龙奖”的基本情况跟大家介绍一下。
第九届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品暨制片人年会,英文的缩写是“CICSEP”。具体的会议时间是在2016年9月26日、27日在深圳市召开,这个会是每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制片人年会,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0年创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了8届,我们将要召开的是第九届。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支持和指导,也就是说中国科协和广电总局有两个红头文件的批文,然后有关外办的还有一个批文,也就是三个批文奠定了我们活动的官方渠道和官方支持。
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和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评及制片人年会”和“中国龙奖”这项活动,然后硬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作为执行单位。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评制片人年会是国际科教影视界的一个专业的会议,国际科教影视业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决策人、购片商等业界精英都将齐聚深圳。我们大家熟悉的美国国家地理、BBS、NHK等等大牌都会来。
这个会议将围绕着科教影视创作的高峰论坛、评选“中国龙奖”、科幻影视的创作和加强科教影视作品的传播力,以及优秀科普作品的展映等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被誉为国际科教影视“奥斯卡”奖的中国龙奖是国际科教影视的一个最高奖项,在CICSEP举办期间也将进行颁奖,这个颁奖好像已经定在了深圳1800平方米演播大厅。本届年会的CICSEP中的“中国龙奖”评选吸引了来自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教影视界的制作机构,选送了400部参评的作品,参评国家和地区和参评的数量均超过往届。
本届中国科教影视制作人年会是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暨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制片人年会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科协、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南山区政府的积极配合。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制作人年会,旨在为繁荣科教影视节目的创作和市场,促进行业的国际交流,力争为深圳打造一个全新的国际文化科技品牌项目,为拓展国际合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做出贡献。
具体的评奖情况是这样,初评已经评完,在9月23日-24日要进行中评。初评在北京已经做完了,中评将于23日、24日在北京,因为涉及到外籍评委,中评将有10名评委(6名国内评委、4名国外评委),这样充分体现它的国际性,每次都是这个结构。然后评选出来的数量是在入围提名奖的近70部片子当中将评选出38部去争夺金、银、铜奖和评委会大奖,这个数量一直没有增加,一直坚持数量,所以公信力得到国际影视界的认可。所以这次还将有国际传媒学会的主席来亲自出席,他还会给中国科教影视协会颁发一个国际传播奖。
总之,这次会议在市政府和深圳市科协、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期待这次年会和评奖依旧会取得成功。非常感谢大家!
主持人:韩望喜非常感谢理事长详细的介绍。
下面我们有请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驻会副主席张治平先生介绍科技影视周活动的亮点,我相信这也是大家想了解的,有请。
张治平: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本月20日起,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即将拉开帷幕。作为首个在深圳举办的以“未来七日--从深圳触摸未来”为主题的城市的科技影视周,我们将着力打造一场科技与影视相结合的大众的影视周。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次影视周上的一些亮点。
本届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以“未来七日--从深圳触摸未来”为主题,作为首个在深圳举办的城市影视周,将科技与影视有机结合,将文化与科技创新氛围融为一体,力图打造一个科技、娱乐、科教于一体的大众影视周。科技影视周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的创新型城市,通过“科技+文化+影视”等手段,突出科技创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彰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文化创新特质。这是本届科技影视周最大的亮点。
在9月20日召开的科技影视周开幕式上,国内知名的科技界精英、科幻作者以及科技影视明星将跨界的亮相,我们还特别安排了VR观影环节、机器人秀,以及高科技的无人机摄影、摄像,在这样别开生面的开幕式现场,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跟以往任何影视周活动都不一样的感受,开启与众不同的“未来七日”。
从9月21日开始到27日,深圳的市民朋友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科技与影视的爱好者都可以在科影周里头一系列的精彩活动当中触摸到未来,为了将科技影视周打造成一个集科技科普、影视文化、全民参与为一体的大众影视周,我们特别设置的科技科普佳片进社区活动,整个科技影视周期间,在全市各大具备放映条件的社区、学校、企业、科普基地,我们会呈现出大量有趣、有料的科技科普影视佳片,届时大家可以在自己家的周边接触到科技元素,感受到科技科普以及科幻电影的魅力,
在未来科技展上,中国最大的智能硬件创新创业平台--硬蛋科技将为我们带来许多有趣的科技产品,作为深圳创新创业的代表,硬蛋会打造未来与虚拟现实展、未来硬件展、人工智能展等多个有趣的科普展览,相信大家会在这些新奇的技术当中感受到未来生活的种种的可能。
在展望未来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远古文明中感受科技的魅力,科影周期间,由科学艺术家赵闯打造的PNSO世界恐龙艺术大展将华丽亮相雅昌艺术中心,在恐龙艺术展上大家可以看到1:1科学复原的永川龙雕塑、恐龙骨骼以及肌肉的手绘复原图,以及永川龙3D模型雕像的翻模过程等珍贵的影像录像,感受到科学家探索自然、艺术家倾力创作的美妙的历程。
我们还特别邀请到知名的科学家、科幻作家和科普工作者,在科影周期间同步推出科技科普专题讲座,从21日到27日大家可以在科技科普讲座上共享有关科技科普以及科幻的饕餮盛宴。
科影周还为大家带来了第九届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品暨制作人年会等活动,备受关注的“中国龙奖”也将在科技影视周闭幕式上颁奖。除了这些线下的活动之外,科影周还推出了一系列有趣的线上活动。比如深圳首次的科技拍客大赛,科教影视产品交易平台,同时大家还可以通过爱奇艺、乐视网、腾讯科技等线上平台同步收看到科技影视周的精彩的活动过程,我们希望将科技影视周打造成深圳一张城市的文化名片,并在下来下来越办越好。科技影视周碰撞出怎样的一种火花,也就是我们科技与影视怎么样的有机的结合,相信大家在这次的深圳科影周上一定会找到有关的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谢谢大家!
主持人:韩望喜非常感谢张主席详细的解释。
下面是媒体提问的环节,媒体提问之前自报家门,现在开始提问。
尊敬的蒋主席,我知道您特别关心这次的科技影视周,还多次的开会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我知道办一个影视周其实最重要的是它的意义、宗旨,我想它是一个有什么样气质的科技影视周,从您市领导的高瞻远瞩的视野来看,在您的心目中您觉得它的气质是怎么样的、它的立意是怎么样的?这里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蒋宇扬:可以。科技影视周来源于我们刚才刘通海秘书长说的,我们中国国际科技影视人制作年会,这个是从2000年开始,两年办一次。为什么两年?大家知道,科技和自然的影片制作它是非常漫长的,而且它是要有一个科技规律的,没有新的东西、新的发现,那是拍不出来。这个节是两年前做的,去年我们又接着做了一次,就是关于国际气候大会的国际影片展,最后是在去年底我们在巴黎国际峰会上代表我们深圳市、代表了我们国家在“中国角”去展映。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发觉我们中国的科技是深圳代表,而且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我们的传播不够。我们中国的声音,科技的创新、科技的发展能够在世界上互相的表达出来,甚至是我们市民对于科技的热爱这个激情激发出来,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去年搞完活动之后,深圳市科协和宣传部有过一次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就把我们做的这两期的科技电影展进行了介绍,那么小甘部长非常的重视。经过我们两家的策划,准备今年就做深圳市的国际科技影视节。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节”控制比较严,所以我们把它作为叫“科技影视周”,那么以后也希望把它变成一个“节”。
科技影视这种节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而且尤其是“中国龙奖”,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我们叫做是科技上的奥斯卡奖,国际上48个知名的能数得上的很有名的知名电视台每年都会来,电影制作公司每年都会来,很看重这个奖。那么我们是希望用这个平台把国际上的一些科技巨星的发现,科技最新的产品引入到国内,让我们触摸到科技最前沿的部分。同时,也是希望这个节让国际上也知道我们中国不仅仅是加工制造中心,更重要的也是科技创新的这么一个中心。所以我们觉得这个节和深圳的科技创新的气质是非常相符合的,也将会成为深圳市的一个名片,科技宣传的一个名片。
对于国内来说,大家都知道深圳市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五个未来产业,但是当我们孩子在考大学的时候,仍然会找大学的教授来问他的孩子要去学什么样的专业,看来我们的科普还没有做到位,我们的科技宣传还是没有做到位。因为这些孩子对于专业的追求,那么以后就注定他会成为这方面上科技和技术的创立者。所以我们是希望通过这种活动,这次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通过科技的展示激起我们的大众还有孩子们对科技的热爱和兴趣来。那么通过我们以后系列的科普宣传、科技的展示,从我们每一个人,大家都知道我们提倡的“双创”活动,就是我们要用媒体宣传的经验让大家知道科技的内涵是什么,新的技术到底是些什么,能让大家有专业的去认识科技,那么才会激发起他更大的兴趣,才会对我们深圳市科技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我们有更多的后备军。
所以这个科技影视节,一个是把国外科技的最新发现、科技的最新发明引到国内,让大家知道国际上发展到什么程度;同时也是想把我们深圳优秀的科技企业的科研成果和我们创新创业的激情能够传递给世界。我们现在深圳已经有完整的产业链,硅谷现在很多创业公司都在深圳设立创客工作室,但光一个硅谷是不够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传播给世界,让全世界都到我们这儿来,把他们创客的思想在这能把梦想变成成功的实例,那么我们深圳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内容能完成这个。所以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只是要把我们深圳的科技的内涵传达出去。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介绍!
各位记者有没有感受,其实这个事情对深圳的未来、深圳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大家放眼一看,我们看在加州的硅谷,我们看看南加州的硅康,他们对于科技的发展、最新科技的掌握以及互联网的结合是非常非常重视的,所以深圳这个方面一定不要错过这一波的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的潮流,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知道这个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的状况,同时要使我们的内心充满创新的概念,要非常有创新性,这是科技。如果一个城市对未来没有好奇,对创新没有什么感觉的话,那这个城市会衰落下去。所以我们现在是以影视的方式贴近大众,创新是这个城市的特质,刚才我们张主席也特别说到创新这一点,我们科技影视周就是围绕创新的。那么请张主席再说几句,关于创新这个方面怎么和影视相结合呢?
张治平:深圳的六届党代会设定的我们城市的目标,就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型城市,这三个方面的内涵在近年来的实践当中,特别是马书记在今年的多次的讲话当中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就是要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还有产业的创新中心,这是对创新型城市内涵的进一步阐释。
我们作为科协,我们是“四个服务、一个加强”,即服务于咱们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于我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于我们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于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这样的话,我们的职责定位是非常多的内容。其中咱们推出来的这项重要活动,也是吻合了我们深圳市的文化创新的一个最大的亮点,我们把科技与文化的有效结合,特别把我们创新的这些元素有效的嵌进去,可以营造更多的科普宣传、科技的推广这方面的氛围,营造我们创新城市的特色。我想应该是这样子。谢谢!
主持人:韩望喜触摸未来,我想这是特别吻合深圳的精神,也是吻合我们科技影视周的定位。我很好奇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与“奥斯卡”来媲美呢?我想请康总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有没有什么本事来做到这一点?
康敬伟:在我们刚有这次科技影视周想法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深圳市的领导是很有情怀的,当时最早跟我们讲的时候,就说我们希望在深圳打造出一个可以和奥斯卡去媲美,但是又不是和它一样的一个东西,所以这是我们今天怎么去定义我们深圳第一届国际影视周。其实我们是在想,做完这一届以后未来我们能把它做成什么样的?我是做科技行业出身的,我们一直这么多年有一个理想,就是说怎么能够把艺术和科技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而这个结合在一起的东西它不光是在一个小众范围内传播,也就是说艺术不光是艺术家的事,科技它不只是科技工作者的事,如果我们能够把艺术和科技结合在了一起,再通过互联网、通过影视这样最大众的手段,我们最终是需要去影响大众,去改变人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今天在想我们今天的科技电影周,我们能不能把硅谷加上好莱坞放在一起放在深圳,就是我们今天希望达到的更宏伟的目标。谢谢!
主持人:真的非常棒!我下面请记者提问。
记者:我想请问刘理事长,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这次“中国龙奖”的参评作品的情况?因为您刚才说全球有几十个比较知名的电视台都过来了,他们有没有带一些优秀的作品过来?深圳的市民在这次科技影视周期间能不能看到优秀的国内外科普的电影作品?谢谢!
刘通海:是这样,因为我们安排了有一个公益展播的活动,这个公益展播的活动,由于我们那个片子评比它的严肃性,评委和最终的评比结果都是在我们开会的前一天才出结果,所以就避免国内有些评奖走后门、托关系、拉票、找评委,这个在我们这儿都没有。安排这个时间,开幕之前才出结果,开幕之前评委才集中,无论是国内的、国外的,我们会议是25日报道,26日开幕,指的是“中国龙奖”,不是科技周,科技周20日就开始了,整体是27日才结束。所以当我们公益展播的时候,新片子可能我们拿出来的会很少,有可能是拿此前的,因为新的评选结果没出来,所以给大家公映也是选一些没有争议的,但是又不能说它得什么奖的,得奖的只能评奖以后再进行公映展播。所以要是拿出来,也是我们24日晚上评奖出来以后,利用很短的时间迅速提供、迅速进行展映,这个节奏是非常紧的。
我不知道我回答的问题是不是清楚了。所以现在在25日之前新片子是见不到的,26日之后是可以的。所以我们要赶在27日我们闭幕之前,我们会争取拿出一部分进行公映展播。
主持人:韩望喜非常感谢秘书长的介绍,我们相信也会有很好的片子来给深圳市民。
那我很好奇,到底有什么亮点,科技影视周嘛,科技上有什么东西可以吸引到深圳见惯了高科技的人士呢,我们有请康总给我们介绍一下?说点干货,有哪些亮点?
康敬伟:为了更好的和本届主题影视周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在整个展览里面安排了有全世界和国内最顶尖的AR/VR技术的一些展示和应用,我们也做了很多,包括无人机技术、3D打印技术,以及未来出行的技术应用,我们希望更贴近我们这一次的主题,就是怎么能够把影视和科技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改变我们市民一般的日常生活,这是我们这次影视周在科技展览方面设计的一些特别的亮点。为了让我们这个亮点更加的突出,所以我今天在这儿就不再透露更具体的内容,我相信到开幕的时候,我们会让各位的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以及市民能看到耳目一新的很多新的东西。谢谢大家!
记者:您好!我是深圳都市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黄健黄部长。因为之前我们有一个数字,在全球的创新当中我们南山区今年占到27%,就超过了四分之一。那么我想问一下咱们南山区在这次展映周上面有没有特殊的一些有亮点的表现?
黄健:感谢您对南山的关注!刚才主持人和各位嘉宾都介绍了影视艺术和科技发展密不可分。从南山来说是深圳的经济大区和科技强区,其实辖区内有很多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包括我们大家所知道的优必选等等,明星企业都在南山,我们有统计南山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1641家,其中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占了80%以上。媒体和网名曾经评选过南山是中国最具硅谷气质的一个城区,所以我们觉得首先影视周这个活动和南山这个城区创新的气质应该说是十分契合的,所以我们也非常感谢市委市政府以及这次活动的筹委会对于南山的厚爱,把这次活动最具瞩目的开幕式活动放在南山欢乐海岸来举行。影视里面的很多科技南山的很多企业都在参与,我不知道您知不知道G20峰会上其实很多高科技的也来自于南山的企业。大家一块期待吧,让这次影视周的活动能够精彩的绽放。谢谢!
主持人:还有问题吗?我看到熊珺慧(音)大牌记者也来了,您有什么样的疑虑,或者有什么问题吗?
记者:我问一下,这一次的影视周我们应该也是想打造中国的首届也是首个科技的“奥斯卡”,那么我们在这里不管是参展的片子,还是评委阵容,它的国际化水平情况怎么样?谢谢!
刘通海:刚才提到评委的阵容,我们协会叫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早期的发起人是周杨、夏衍,夏衍是我们第一任的理事长,是老一辈91人发起成立这个协会。它的权威性,因为是叫“科教影视”,那我们就把国内科教的电影的权威请进来,把科教的电视的权威请进来。电影的权威,是我们上一任国家电影局局长刘建中,他也是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和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厂长,然后到电影局当局长,也是从事了近三十年的科教影视工作,也是国家一级导演,这是一个代表电影;电视的,有中央电视台主管科教的副台长高峰,科教频道的创始人;还有方方面面的,因为我们这个协会的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集中了国内科教影视所有的大牌和权威。比如说“教”,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副台长陈宏是我们的副理事长,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的一级导演谢九如,还有农业7频道和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还有中国传媒大学。总之你能点到的能代表国内科技界的、科教影视界的大牌,你如果能点出来,如果他不在我们这个领域里,我会立刻把他吸收进来,据我目前的统计,都在我们协会任职之中。所以这次评委选出来的代表中国的科教影视界有六位,代表国际的有四位评委,具体名字我就不能一一公布了,严格说我这十位评委我都不能公布。你公布了,就有人去公关,就有人去找,就打电话,都想得奖,所以这个事就抱歉了。我就把这个结构和我可以承诺的代表中国科技影视界和代表国际科技影视界。
为什么我说“中国龙奖”是国际科教影视界的一个最高奖项呢?我上任担任这个副理事长、秘书长和这个单位的法人以来已经三年多了,我做过充分的调研,国际上没有类似的奖项,这是第一;第二,16年来,所有的你们能点到的国际科教影视大牌来评奖。所以我们非常自信的说我们这个项目代表国际科技影视界。我曾经当着我100多位理事大会不止一次的提出,你们谁发现国际上有同类型的奖,你认为比我们好的,提出来,我们就撤下来,就不再说我们是最高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所以也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挖掘,国际上有好的我们学、我们可以跟;国际上没有,那我们就来扛这个大旗,做引领,我们就跟深圳市这座科技城市一起创造新的业绩。
主持人:谢谢!这个是国际上最高的一个科技影视奖项。
我注意到陈红(音)记者也到了,你从国际这个角度来提提你的想法?
记者:谢谢韩主任,我刚刚也是来了晚一些,刚刚把材料看了一下。我就想问一下,咱们这样科技跟影视方面合作的作品,比如说现在好莱坞也出了很多科技类的作品,像《原力崛起》这种片子会纳入到科影周的评选里面吗?
刘通海:这个问题我先跟你沟通一下,因为我没有听得太清楚。你是说好莱坞跟我这个奖什么关系,还是我们要纳入好莱坞?
记者:因为有些好多好莱坞的影片也融入了科技的技术在里面,那咱们这个选题的时候它是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是不是说凡是有这样标准或者这样题材的影片,不管它是好莱坞的还是国产的,或者哪个国家生产,它都可以进入到咱们这个评选里面?
刘通海: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听清楚了。
国际上一些科技大片,科技故事片,比如说《变形金刚》,比如我们年轻人喜欢的很多的最新的我们认为里面有很多高科技的,对我们有吸引力的,年轻人比较认可的,就为什么没有纳入我们这个评比之中?
主持人:她说可不可以。
刘通海:我们召开过相关的策划会,国家最近这一年多非常提倡科幻影视的创作,在连续两天之内我阅读了三四位副国级领导的批示,有李源潮、刘延东、刘奇葆、蔡赴朝,都在鼓励国内的科幻片的创作,于是我们就召开了协会的策划会,就是说我们如何对科幻影视的创作有所作为?最后大家的意见是什么呢,是我们科教影视协会相对聚焦到比较专业的科教领域,目前这些大片严格说都是故事片。可能记者同志和在座的年轻人关心的都是我们喜欢看的那些故事片和你们评的这些片子在我们的视角里是有区别的,故事片更有传播力、更有影响力,故事大片都是高投入、大产出。我可以告诉大家,科教影视目前我个人认为还是个弱势群体,还是个小众。大家打开电视能看到的CCTV-10,标的是科教频道,CCTV-9是纪录频道,所以我们就说科教和纪录,科教有一席之地就不错了,有些省里的台曾经在一阵的时候都有科教节目,后来现在都转为健康节目,因为健康节目收视率高一点,科教节目做得死板一点,大家不是这么爱看,也正是我们要提高的地方。但是科教影视,上千万投资、上亿投资的有几部。我曾经接受过当时科技部提出说我拿出600万你们拍一部像样的科技的好片子,当时都没人敢接。因为科教的创作太难了,真的是太难了。我们这次深圳做了一个拍客大赛,我们也期望来自群众的基础的能有些灵感,能有些启发和创作。所以这个培育的土壤真的是很弱。
回过头来我再回答你这个问题,大片为什么没纳入?我们评判的标准,一个是它要有知识性,这个片子里有科技只是;第二,影视表达。而影视表达都很宽泛,你能表达个好故事,最后把人都吸引了,最后你能点拨出科教知识。但是这个是分领域的,我们一旦踏入故事片这个,故事片人家就不干了,他说你把我的份额给拿走了,实际上我在做这个事的时候我是有储备的,我酝酿了半年,征集了20多部国内的科幻片和国际的科幻片,包括你们说的故事片,本来这个会我要专门搞一个专题,就是科教影视人,搞科技的大家如何看待和引导科幻故事片的创作和如何评判科幻故事片的创作。结果我召开常务理事会、召开策划会,遭到反对,给毙了。为什么?说你这脚踏到别人地里去了,这菜种到别人地里去了,这会引起矛盾;再一个我们也不够权威。我说不够权威,那我们将来怎么办呢?大家说,你还是组织一些院士们,纯科技的大家去评判,这个没有争议。而且现在看电影的人,据统计是25岁左右的人群占主导。所以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评出来的东西只能代表我们对科技的厚爱和我们深深的感情,和我们力图想引导科幻片多给点知识内容,别就搞点恐龙把这楼给吃掉了,视觉的震撼力足够了,但是故事的内涵我认为还不够。他们的大片,可能年轻人看的,6点半就去买票,当时《变形金刚》在科技馆,6点半就有人等着买票。我去看,我坐那睡着了,前面15分钟,我看那画面很震撼,后面一看,没什么故事;再有,它那故事都是套路,一对情侣、一批震撼的镜头,然后有一些高科技的东西在里面的运用,故事结束了。我已经把这个套路给背下来了。
所以我看我们的《霹雳贝贝》、看我们的《神笔马良》,那个纯朴的科幻让我印象深刻,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年轻人看一看中国的那些有科幻寓意的片子,来创造中国的科幻片,我们这次是局限于我们的能力和内部的反对,我们没有在这一块扩张,实际上是我们也在思考,大家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秘书长的介绍。从秘书长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来我们这次科技影视周是非常严肃的、国际化的、高水平的,同时是非常关注科学本身,它本身的知识性、科学性的这样一个非常好的独一无二国际影视周,所以我们对这个充满期待。
科技影视周是科技的盛会,也是文化的盛会,今天我们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陈绍华副局长也到了现场,我想请陈局长从政府文化的角度来说,我们到底对首届科技影视周有什么样的期待呢?请您给我们说一下好吗?
陈绍华: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刚才几位领导都介绍过。在深圳科技之城举办科技影视周有特殊的意义。媒体朋友也知道,深圳同时也是影视之城,深圳的票房去年已经到了16亿,我们全市的影城有156座,这个票房占到在全国排第四,在深圳看电影的年轻人是很多的,深圳的市民很愿意走进影院。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样一个城市举办高端的国际水准的科技影视周,我相信会有利于推动深圳科技文化,也有利于推动深圳的影视产业,特别是电影的发行和放映的推广。所以接下来我们会配合影视周,推动优秀的科技影视作品进到我们的院线,进到我们各种各样公益的播放平台,以此带动特别是市民和青少年能够接受收到科技知识的滋养,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深圳科技的后续人才,我们为此作出更多的努力。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陈局长。也感谢各位嘉宾详尽的介绍和耐心的解答,相信我们每一位深圳市民都对首届科技影视周充满期待,但是要把它办得好、办成百年老店还需要我们持久不懈的努力。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尊敬的记者朋友,希望你们多多的关注科技影视周的各项活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