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
广东作为海洋大省,一直提升海洋生态品质,切实增强海洋资源开发保护能力。
据统计,全省已建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地119个,面积3943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的保护区网络。
南方日报、南方+继续运用AI技术,向读者科普中华白海豚的生活习性,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我国东南沿海,蔚蓝与碧绿交织的海域,生活着一群“粉色精灵”,它们时而在水下高速围猎,时而跃出水面嬉戏。
它们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在国际上通称为印太平洋驼海豚,科学家第一次记录到它们正是在我国的珠江口,所以物种名为Sousa chinensis。
目前,中华白海豚全球数量仅约6000头,超过200头的种群只有两个,都在广东,一个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江口,另一个则在湛江雷州湾。
中华白海豚寿命一般为30-40年,它们性成熟需要8-10年,每年繁殖一次,通常在春夏两季,怀胎十月,每胎只产一只幼豚,幼豚出生时尾部先出,可以防止呛水夭折。
出生后由母豚保护,形影不离,两岁左右断奶,并继续与母豚生活3-4年,是个十足的妈宝。
刚出生的小海豚外表呈暗灰色,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浅,亚成体为灰色和粉红色相杂,成体则是纯白色,游动时表皮下的血管充血而透出粉红色。
中华白海豚虽生活在海洋中,但它们属于哺乳动物,用肺进行呼吸。在它们的头顶上,有用于换气的气孔,调皮的它们有时也会在水中激起一阵“泡泡”,戏耍鱼儿。
额头的小包称为“额隆”,用于声波的汇集与传递,方便同类之间“唠家常”。
因其“囫囵吞枣”的特性,它们的牙齿只用于捕猎。
圆浑的胸鳍,水平状、两页对称的尾鳍,使它们的运动更为灵活,利于快速游泳,游速能到达每小时22公里,是个灵活的“游泳健将”。它们的背鳍呈后倾三角形,科学家常以此为根据用于识别个体,可不能说“脸盲”了。
中华白海豚喜欢栖息在亚热带海区的河口咸淡水交汇水域,然而这片水域的人类活动十分频密,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中华白海豚面临众多生存威胁,被列为易危物种。
近些年,在我国,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华白海豚越来越多地回归人们视野。
我们仍需继续努力,保护人类与万物生灵共有的家园,让这群“粉色精灵”在蔚蓝的大海里生生不息。
【策划】孙朝阳 王海军
【执行】张由琼 李细华 谭唯 石磊
【制作】万稳龙 龙达洋 姚志豪
【设计】谭唯 吴颖岚
【校对】李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