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深中谊,两岸情|独家记忆·这七年

2024-07-03 20:45 来源:南方网

  在珠江口,伶仃洋浩浩汤汤。一座大桥如长虹横贯东西,又如长龙蜿蜒起伏,时而腾跃于云雾中,忽地深潜入海,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6月30日,历时7年建设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深圳甲岸村四十多位村民乘坐大巴,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往珠海唐家湾东岸村的旅程。

  “2015年东岸村过来与我们联谊时,我们就谈起准备建设的深中通道。那时,我们就约定在深中通道开通之后,两村要更频密地来往。”深圳宝安区新安街道甲岸股份有限公司活动组工作人员陈秋妃说。

  这一天,两村的盼望成为现实。

  数百年岁月

  一水两岸,遥遥相望

  据《甲岸村志》记载,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隔岸村黄氏先祖黄克绳携家人从江西行省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与珠海市交界一带)迁至东莞县南头以西附近(今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

  黄氏先祖见此地靠山面海,耕地颇丰,适宜居住生产,便于此地立村,繁衍生息。迄今已传世廿六代,立村670余年。因中山与深圳一江之隔,黄氏先祖遂把村落定名“隔岸”,意为“一水两岸,遥遥相望”。

  由于“隔”和“甲”字在方言中读音相似,“甲”又比“隔”书写起来更为简捷,村民逐渐误把“隔岸”写成“甲岸”。改革开放后,“甲岸”被广泛使用,但村内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仍沿用“隔岸”。

  村中长者黄汝明已年过八旬,他向记者谈起,当时先祖从东岸村撑小艇过来,他们都是渔民,到此以养鸭为生,随后其亲朋好友也跟随过来。经过代代繁衍,后来甲岸村逐渐发展有数千人口。“当然这都是从前代代口述相传,数百年历史,谁也没能亲眼看过。”黄汝明笑着说。

  黄汝明表示,上世纪90年代,从深圳到中山需三四个小时,且需转乘轮渡过虎门。后来虽因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的建设交通有所改善,但仍需两三小时。他说:“现在深中通道通车,两地往来更方便了,我们都很开心。”

  两地同宗同源

  美食为媒,相交相融

  6月24日,离深中通道通车还有几天时间,甲岸村小食坊传承人冯燕笑与村中阿姨们正在忙碌地制作甲岸村特色小食,如秀粉、茶果、香芋角等,为通车当天到东岸村的联谊活动作准备。“我们本村人都是这样的,去哪里探亲都要带上手信,而且最好是自己亲手制作,以表心意。”冯燕笑说。

  花生炒熟后磨掉花生衣,再混合黄糖、砂糖,捣碎后就做成花生馅。随即,阿姨熟练地把粘米粉团揉成圆柱,当中戳一个洞,慢慢捏成小碗状,装入甜的花生馅或咸的眉豆馅,封口并排气,一个胖乎乎的茶果就做好。“做小食是开心事,我们也很齐心,好几天下来也不会觉得辛苦。”参与制作小食的村民梁群妹说。

  两地美食的相似,或许也是两地同宗同源的一种反映。“有一次,我们到东岸村品尝当地传统小食,发现有的小食与我们这边的小食大同小异。当时大家都纷纷感慨‘我们也是这样的哦’‘我们这款小吃也是这样制作的’。两地村民的亲切感又添一分。”陈秋妃说。

  为了迎接宗亲们的到来,东岸村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小食制作——把猪肉腌制好,花生烘干捣碎,红豆绿豆煮至软烂出沙制成豆沙……

  “深中通道通车,深圳的宗亲过来,我们大家都兴奋且开心,充满期待。今天6点半我们就开始做茶果,30多名村民齐参与,大家都很乐意。”联谊活动当天,6月30日上午,珠海市香洲东岸股份合作公司黄志通向记者介绍,今天他们把村里全年的特色小吃都做好分享给宗亲们,如农历三月三吃的叶子茶果、农历五月初五吃的萝蔸粽、农历八月十五吃的芋头糕、大年三十吃的菜角等。

  村民黄金枝对东岸村的小食制作尤为擅长。谈起两村小食的异同,她说,“我们与甲岸村是同宗,就像一家人,他们的做法和我们的做法也基本是一样的,只是馅儿有一点差异。”

  情牵大湾区

  珠水连绵,乡情浓郁

  在东岸村村口牌坊,一副对联写着:东乡江夏世代繁衍传四海,岸地风光千年创业裕万家。步入东岸村,村道宽阔整洁,古树参天,与联谊活动相关的彩旗横幅随处可见。牌坊前行600余米即到黄氏宗祠。祠堂于2020年重修,宽敞明亮,雕梁画栋,宫灯悬挂其间,颇具气派。

  “他们开车进入深中通道了。”“已经到中山翠亨东了!”“真快,我们大家最后收拾一下。”黄志通不时与陈秋妃电话沟通,确定预计到达的时间,并第一时间通知其他村民。“由于这次是第一次走深中通道,到底有多快谁也不清楚。”他说。

  约半小时后,满载甲岸村村民的大巴缓缓驶入东岸村牌坊。东岸村村民早在祠堂前列队欢迎,甲岸村村民提着手信走下大巴。双方寒暄问候,一片热闹欢腾。

  “过桥(深中通道)20分钟,到这里的总用时大概1小时,比以前快不少。”黄汝明说。

  进祠堂后第一件事,是宗亲齐读“黄氏认亲诗”——“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有村民感慨,祖上所传诗句,与两村此番经历可谓十分贴合。

  随后,两岸村民齐登观音山祭拜,祈求平安、幸福、快乐。记者从观音山上俯瞰,珠水连绵,近处是淇澳岛,远处深中大桥依稀可见。据介绍,若是天气晴好,可远眺深圳乃至香港。东岸村村民黄观垚是香港宗亲,他表示,随着深中通道建设通车,以后从香港回来更加便捷,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逐渐成为现实。“这里乡情非常浓郁,几年后退休将回到东岸村生活养老。”

  入夜,东岸村燃起烟花,两岸宗亲共赏。祠堂处“黄氏大宗祠”五个金字在烟火的映照下粲然夺目。年轻人掏出手机记录这美好的瞬间,而老人正向小孩讲述起村中几百年前的古老故事。孩子们好奇地侧着耳朵,他们似乎听见伶仃洋澎湃翻涌之声。

  统筹:李琳 申晨

  策划:李润芳

  编导:李润芳 张菲菲

  文字:陈伟峰

  摄制:张瑞霖 罗渊 陈伟峰

  设计:武君丽

  校对:陈学德

编辑:卢绍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