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即将落下帷幕,这场跨越粤港澳三地的体育盛宴究竟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透过十五运会总体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我们看到这场盛会以全方位的创新实践,交出了一张三地协同办赛的精彩答卷。
竞技赛场捷报频传,运动员们在田径、游泳等项目中创超8项世界纪录、13项亚洲纪录,12个小项夺冠成绩超越巴黎奥运会冠军成绩,彰显中国体育新高度。
科技之光点亮了整个赛事。从深海“源火”采集到人形机器人火炬手;从智能机器人合奏千年礼乐,到遍布赛场的智能照明和追光跑道,创新科技让赛事焕发时代光彩。
在协同办赛方面,三地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湾区速度”。统一的赛事标准、四城同传的火炬传递、共同唱响的主题曲,彰显着“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特别是在十五运会男子公路自行车赛上采用的“无感通关”模式,让运动员实现“一路畅行”。这不仅是赛事组织的突破,更是大湾区规则衔接的创新实践。
赛事的全民参与特色同样鲜明。从8岁孩童到81岁长者,共有1.1万名群众选手在决赛上绽放风采;广东赛区的3万名“小海豚”志愿者用微笑服务温暖了整个赛会;超2800款特许商品的热销印证着体育盛事的全民热度。“全运冠军公园”首创的“第二现场”模式,让赛事热度持续延伸。
专业保障体系则为盛会筑牢安全防线。239家定点医院协同作战,三地气象部门提供精准气象服务,623条涉赛道路全面整治,构建起全方位的保障网络。
十五运会即将圆满收官,但它所展现的协同精神与创新智慧已深深融入湾区发展血脉。体育作为纽带,连接的不仅是竞技赛场,更是三地人民的心灵桥梁。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盛会激发的融合动能,将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统筹:李琳
策划:申晨 许萌萌
脚本/出镜:王璐瑶
剪辑:张琪达
设计:杨晨悦
摄像:曹雅琴
校对:赖玉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