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广州将为早茶立法,茶位费、预制菜等问题该如何解决?

2025-05-25 11:3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食在广州”,而“早茶”又是广州饮食文化中的一张重要名片。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列入今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预备项目,在征集市民意见的调查问卷中,特别提到了公众关注的“茶位费”“预制菜”等热点问题。作为早茶传统中约定俗成的一部分,“茶位费”该不该收?该怎么收?而在发展中出现的“预制菜”又该如何界定,怎样看待?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立法计划发布调查问卷,征集公众意见。包括“是否认同早茶店‘收取茶位费’这个传统做法”。对此,广州市民各有不同观点。

  61岁的退休干部陈毅恩:茶位费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广州的习俗。收,无可厚非,都习惯了,当小费也好,当店家的消耗、人工费也好,关键要收得合理。

  而21岁的大学生曹延熙把账算得更细致。

  曹延熙:5、6块钱一个人,就挺贵的,一般喝茶都是结队去,一桌就要收30-40块钱。但是我爷爷奶奶那一辈觉得茶位费还是可以接受,只要不超过一定数额,比如3块一位的话就还能接受,但如果8块、9块的话就觉得太贵。

  面对“茶位费”,广东和外地顾客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一家知名广式早茶品牌在广州越秀区的门店,工作人员介绍,茶位费有高低之分。

  某连锁品牌广州店店员:这边的话是包含在餐位费里面,按8块钱一位收的。看你选择喝什么茶,普通茶位是8块钱一位,然后名茶的话,有18的,也有20的。

  而同一品牌在北京朝阳区的分店,工作人员就表示,不想喝茶可以选择不付茶位费。

  某连锁品牌北京店店员:广州店必须收,我们这是可以不收的,因为北方有很多人不喝茶。

  近日,广州市司法局等部门就《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立法 组织召开多场专家论证会,针对如何界定“广州早茶”、茶位费怎么收才合理、现做与预制如何区分等重点和焦点问题展开讨论。参会的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程钢告诉中国之声,“茶位费”问题的核心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程钢:首先要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你可以选择消费与不消费,也可以选择消费什么。当然有一些商家可能过于“简化”这个环节,他并不是没有提供茶水服务,只是说他提供的时候可能只有一种,我都不让你选普洱茶还是红茶,他上来只有一种茶。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商家:第一要明码标价,第二最好把茶水服务上了菜单,价格也要明晰,同时可选项也要丰富。我认为未来不光是在早茶需要规范,而在整个餐饮行业也需要去倡导的。

  顾客对茶位费的不同感受也和不同的消费状态相关,年轻人节奏快,可能觉得按每人一包茶收费不合算。

  曹延熙:我跟我爷爷奶奶不太一样,他们是喝茶喝很久的,喝一上午都可以,我的话就比较快节奏,我就有时候一包茶我都不一定喝得完。就感觉有点亏了。

  程钢表示,一些早茶店已经就此作出调整。

  程钢:我们广州的很多早茶店,它现在已经实现了袋泡茶。比如说我们三个人来早茶消费,每个人都会分到一袋茶叶。三个人到底喝几袋、几泡,也是自己决定。如果时间赶,那么只喝一泡,剩下两泡自己就可以带回去。

  程钢也强调,类似茶位费的项目并不是广州早茶店特有,“早茶立法”的重点也不是要不要收茶位费。

  程钢:我们不是为了要通过立法告诉消费者、企业要收这个钱,而是让企业把自身的服务做好,把自身的出品做好。能够让消费者在这样的文化形态当中获取到一种不一样的消费体验,这个才是我认为要推动的更核心的问题。从正向来看,我们更希望把早茶当成一个整体来包装推广,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名片。从反面来看,确实也发现这些年早茶可能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有一些原先传承的文化元素,比如早茶蒸笼车、盖章的点餐方式,就会受到信息化、数字化的一些冲击。另外还有一些干扰性因素,比如“预制菜”,其实餐饮的预处理和食品工业的“预制菜”是两个范畴,对于餐饮方向来讲,其实我们叫作备料,在凌晨甚至前一天、前两天就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但是因为现在有“预制菜”的概念,实际上是把中间的边界模糊掉了。

  程钢提到的传统元素受到冲击和“预制菜”概念的影响,也在公众意见中有所体现。大学生曹延熙说,童年记忆里推蒸笼车的售卖方式很少见到了,一些点心的口味也有变化。

  曹延熙:那种接近于“预制菜”的食品,就给你稍微加热一下,然后摆出来给你吃一样,没有之前那种现炒现做的感觉,口味上变化挺大的。

  退休干部陈毅恩认为,早茶的一些品类可以接受“预制菜”,但要信息透明。

  陈毅恩:我觉得有些东西是不可避免,因为现在开了很多连锁店,肯定有中央厨房,初步加工过,然后再分到各个店里边,进一步加热才卖。不可能每一个店都是现场制作,否则成本也太大了,也没必要。另外,广东早茶都起码几十上百个品种,一些小的茶楼不可能样样都请师傅来做,成本太高了。(预制)最好有个标明,其次价格要比现做的要便宜,不管什么菜都好,最重要就是食品安全。

  调查问卷中,支持“预制菜”的选项理由是有利于早茶标准化、规模化。也有人担心,立法会不会对早茶点心的做法和味道也作出限定。

  广东的美食节目主持人雄标:早茶,这么多的点心,每个都搞一个标准的话,什么叉烧包要多少瓣,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每个酒楼餐厅它的出品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特色,这才是广东饮食的出色所在。如果你都套用一个标准去了,那就没有特色了,我去随便一家都一样的话,我就不去喝早茶了,干脆就买工厂出的,在超市里面买就可以了。

  程钢:我们更多只强调服务的标准,尽量不去干涉出品的标准、烹饪的标准,因为我们更希望未来在传承当中一定要有创新。

编辑:吴潜之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