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广州市荔湾区和苑社区为视障居民开展无障碍改造获点赞

这个社区有点“吵”居民却拍手叫好

2025-06-10 08:06 来源:南方日报

在和光阅读馆,视障人士在社工的指导下学习用手机。南方日报记者 张冠军 摄

在和光阅读馆,视障人士在社工的指导下学习用手机。南方日报记者 张冠军 摄

  开栏的话: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走基层 看作风》专栏,通过一线实地走访,展现广东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新作为。敬请关注。

  这是一个有点“吵”的社区:电梯里有楼层语音播报声、关键路口有语音提示声、阅读馆里有听书声……但奇怪的是,居民却为这一份“吵闹”点赞。

  这是广州市荔湾区视障人士最多的社区——西村街道和苑社区,有43名视障人士。如何让视障人士更好生活,是和苑社区直面的重要课题。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荔湾区持之以恒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深化践行“四个万家”,进一步办好民生微实事,指导和苑社区不断了解特殊群体的需求,精准施策、暖心服务,让居民住得安心、放心、开心。

  让视障人士生活“无障碍”

  “一层,到了。”听到播报声,冯觉芳走出电梯,沿着盲道走到楼栋门口,再沿着盲道一路走到中心花园,和朋友们聊天。

  这是视障人士冯觉芳的日常。搬到和苑社区以来,冯觉芳见证了社区不断升级的无障碍改造:配备了电梯语音播报系统、铺设了700多米的盲道、增设明盲地图和关键路口语音播报系统……

  视障人士在社区生活愈加便利、安全,冯觉芳独立出门已轻车熟路,每天都会出门散散心。

  2018年底,因芳村明心路盲人大院的整体搬迁,荔湾区西村街道迎来了43名视障居民,安置到和苑社区。

  那时候,社区的适残化建设还未完善,视障人士也不熟悉环境,一些视障人士不敢搭电梯、不敢出门。

  “先前,有一位视障人士在搭乘电梯时走错楼层,在停车场迷路了,幸好保安及时发现。我们也由此思考,如何更好便利视障人士生活?”和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志峰介绍,社区马上组织物业、视障群体、社工开会商议,了解视障群体的需求、制定可行性方案。

  后来,居民们发现,社区的客梯新增了语音播报系统,每停一个楼层都会播报楼层信息。

  “有了语音播报,我们就不会去错楼层了,出门更安心了。”视障人士李燕玲说,居委会工作人员还常常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以改进工作。

  如今,和苑社区的关键路口还竖立起了一个个语音提示器,视障人士戴着蓝牙手环经过,提示器就会自动感应并播放位置及方向指引信息,为视障人士指路。

  吴志峰介绍,和苑社区已安装了电梯盲文按钮和语音播报系统20余套,加装安全扶手10余套,铺设盲道700余米,为40户视障家庭开展智能家居无障碍改造并提供对应的支持服务,让视障人士生活更加便利。

  建设广州市首个社区视障文化服务馆

  在和苑社区,视障人士有一个好去处——和光阅读馆。这是广州市首个社区视障文化服务馆,拥有盲文书籍和各种无障碍设施设备,包括盲文学习机、听书机、电子助视器、无障碍电脑等,为视障人士提供学习、休闲的空间。

  在无障碍电脑前,视障人士梁敏妮在社工的指导下学习使用电脑。她是和光阅读馆的常客,常到馆里学习电脑,还跟着同为视障人士的邻居蔡坚真学习盲文。以前内向害羞的她,变得越来越开朗。

  “她是我的英语老师,教我学英语。我是她的盲文老师,教她学盲文。”蔡坚真笑着说,她和梁敏妮经常相约到阅读馆学习,生活很充实。

  “视障人士和普通群众一样,渴望精神食粮。”吴志峰说,先前,社区走访调研了解视障人士的需求,结合办好“民生微实事”,利用社区闲置空间,建成了和光阅读馆,让视障人士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文化服务。

  “打造阅读馆,既是为视障人士提供学习、休闲的空间,也希望搭建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吴志峰介绍,阅读馆内设有无障碍阅读区和亲子阅读区,还定期举办活动,增进视障人士之间、视障人士与普通居民之间的交流,共建和谐有爱的社区。

  在和苑社区,视障人士和不少居民成为朋友,一听到声音就能精准识人。

  “冯叔,来啦!”“超哥,你好啊!”听到和苑近邻帮帮队创始人之一、志愿者邓超的声音,冯觉芳热情地打招呼,两人拉起家常。

  邓超介绍,和苑近邻帮帮队的志愿者们常常带领社区的视障人士熟悉周边环境,同时提供家电维修、理发等志愿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更好融入社区。

  “社区开展了不少适残化改造,我们都很支持。”和苑近邻帮帮队志愿者刘姣梅说,平时看到视障邻居需要帮忙,自己都会主动上前搭把手。人都有需要帮忙的时候,建设有爱小区,每位居民都是受益者。

  “很多视障朋友听说我们社区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都很羡慕,我就开玩笑和他们说‘搬过来一起住’。”冯觉芳说,在小区住得安心、开心。

  “只有深入一线,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和需求、认真研究问题、解决实际困难,才能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吴志峰说,提升居民幸福感,靠的是办好实事。

  南方日报记者 马立敏

编辑:陈榕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