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深圳一社区试点“共享家长”,在家门口服务好“一老一小”

2025-08-25 07:46 来源:南方日报

  “不管是全职带娃的宝妈,还是随子女来到大城市肩负起‘育幼’责任的老一辈,社区都希望他们不要在特定阶段成为‘孤岛’。”深圳龙华大浪街道上横朗社区党委委员肖慧涓说。

  社区工作,根本上是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关键是要搞好服务,特别是要抓好“一老一小”这两个重点。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深圳市龙华区时强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要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从“伴读小童”亲子共成长项目,到全职妈妈赋能计划,再到打造“共享奶奶”队伍,上横朗社区用时5年开展“共享家长”试验,不仅破解外来务工家庭“育幼”资源匮乏的困境,实现全职宝妈特殊时期的自我价值,也帮助抚平随迁老人养老初期的孤独与不适,为探索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提供了一个富有人情味且可持续的样本。

  全职宝妈在社区当早教老师

  “秒光!”“我刚点进去就满了!”上横朗社区的公益早教课微信群里,每周放课时家长都要拼手速。3个家长群加起来超800人,每节课控制在25人左右,动作稍慢一点就只能再等一周。

  这样的公益早教课缘于2020年4月社区工作人员的一次调研。走访中他们发现,不少家庭三四口人租住在单间或一房一厅里,不仅居住环境拥挤,而且年轻父母多为双职工,鲜有亲子共读、运动空间和时间。

  肖慧涓介绍,上横朗社区有1164家企业,总人口超2.48万。其中户籍人口近4000,非户籍人口超2万,“工业园区多、流动人口多、公共配套设施少”。

  为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解决育儿难题,“伴读小童”亲子共成长项目启动了。社区将0至6岁儿童家庭整合起来,定期开展亲子绘本阅读、国学教育、英语启蒙等活动,扩大0至6岁同辈支持网络。

  何女士是一名“宝妈教员”,3年前带娃来社区上公益早教课时被发掘,成为一名“共享家长”。3年来,经过培训和实践,她不仅成功考取高级绘本阅读指导师,还被其他社区和图书馆邀请前去讲课。“宝宝们一脸崇拜地听讲,眼睛就像一汪清水,给他们上课太美好了!”何女士说,她不仅在教学中得到自洽,培养孩子也更得心应手。

  最初,孩子们由社工带教,后来社区发现宝妈中多数为全职在家带娃,因此工作人员上课的同时也留意发掘动手、沟通能力强的宝妈,进行招募和培训。5年来,越来越多宝妈加入团队,为早教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师资。

  “宝妈教员是流动的,日常固定的有10余人。孩子上幼儿园后,很多宝妈要重返职场。但她们在教学中拓展了技能、避免了与社会脱节,后续找工作也更容易。”肖慧涓说。

  “共享奶奶”让随迁老人有所为

  “以前迎接新生命,现在在社区教小宝宝认识世界。”2023年来到深圳带外孙的徐奶奶是一名“共享奶奶”,她对记者说,“我经常带外孙来社区读书,社工就与我熟络了。他们征求我的意见,是否愿意成为‘隔代教育’项目的‘共享奶奶’。”

  肖慧涓介绍,社区中有许多年轻父母因工作繁忙,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考虑到大部分老人来自外地,既要应对陌生环境,又要照顾幼儿,殊为不易,2024年上横朗社区开始招募“共享奶奶”。

  徐奶奶退休前是湖北一家三甲医院的助产士,退休后被医院返聘了近10年,有自己珍视的事业。“帮女儿带小孩,也是我的一种使命。”虽然不舍,但她还是向医院请了假,“当时并没有辞职,我想先过来看看能不能适应”。

  不会讲绘本,她就努力学;小朋友在课堂上哭闹发脾气,她就耐心安抚。徐奶奶如今是社区里的“明星奶奶”,孩子们见到她总要扑过来“奶奶,奶奶”地叫,用稚嫩的小脸蹭蹭她。

  来深圳3个月后,徐奶奶回老家办理了辞职:“同事来看我,说‘看得出来你很开心’。我说,我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爱上了深圳这座城市。”

  如今,“共享家长”已开展课程700期,累计服务1.8万人次,加入教学队伍的家长近百人次。“共享家长”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他们已能自行确定上课主题、备课、结合课题设置手工制作等,社区需要干预的越来越少。上横朗社区的探索,向人们展示了社区在“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上的强大生命力。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钟常宇 记者 曲广宁

  统筹:宋芾

编辑:陈海敏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