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广东援藏“换骨”记

共圆西藏群众健康梦,谱写粤藏同心团结歌

2022-07-04 08:37 来源:南方日报 金强 黄进 昌道励 王庆峰

  连日来,墨脱进入雨季。天气偶尔放晴,55岁的门巴族群众仁青卓玛便会围着院子散步,她的心情从未这么舒畅。由于罹患大骨节病,长期以来她都无法走出家门。去年,一群来自广东的援藏医生,跋山涉水走进这个全国最后通公路的县城,用“换骨术”为她敲开了新生活的大门。

  西藏曾是大骨节病的高发区,当地各族群众深受病痛折磨。2018年2月12日,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询问西藏相关地区负责同志:“大骨节病现在人多不多?”

  牵挂着总书记的牵挂,广东援藏医生们跨越3000多公里,带来精湛的“换骨术”,为西藏大骨节病患者解除病痛,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好门巴”(藏语,好医生),谱写了一曲粤藏同心、守望相助的团结赞歌。

  病痛之困▶▷

  “得了大骨节病,这辈子就别指望了”

  从高空俯瞰,墨脱县城宛若一朵莲花的莲心,为重峦叠嶂所簇拥。县城脚下的山谷间,雅鲁藏布江呼啸奔腾而过。但家住墨脱镇亚东村的仁青卓玛,从未有机会用脚步丈量这个“莲花秘境”。

  蜗居角落看着窗外的天空,是她过去几十年来的日常。“我14岁起全身关节疼痛,走个四五步就受不了,很少出家门。”回忆过去,仁青卓玛倍感心酸,“真是‘手无缚鸡之力’,连一只碗都端不起来。”

  多年来,仁青卓玛一直靠吃止痛药缓解疼痛。曾听说成都的医院能做手术,仁青卓玛动了求医的心思,但昂贵的医疗费让她望而却步。“那时全家年收入只有几万元,但光一只脚的手术费用就要7万多元。”

  在林芝市波密县玉许乡布拉村,52岁的农牧民乌穷玛也长期受累于大骨节病。几年前,她还能勉强种种玉米补贴家用,但近年来病情加重,两个脚踝严重内翻畸形,连鞋子都穿不了,去哪都要人搀扶。

  “得了大骨节病,这辈子就别指望了。”长期以来,患者认为大骨节病没有治疗办法,只能忍受痛苦。

  日益发展的中国,让昔日不可能成为可能。

  近年来,西藏下大力气开展大骨节病干预防治工作,采取补硒、换粮、搬迁等综合措施,有效遏制大骨节病流行趋势,已连续3年无儿童新发病例。摆在援藏医生们面前的任务是,对大骨节病存量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彻底让大骨节病成为“过去式”。

  山海之约▶▷

  “拼尽全力帮助更多西藏群众解除病痛”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从未意识到祖国边陲的群众,饱受大骨节病折磨,因关节病痛致贫致残。”进藏8个月,广东援藏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陈群群在日记本上写下这些文字。自那时起,他在心里悄悄许下与西藏群众的山海之约:在有限的援藏时间里,一定要拼尽全力,尽可能帮助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2021年8月,陈群群等3名来自广东的援藏医生,承担起对林芝基层大骨节病的核查工作。

  雪山湖泊、大江密林,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但也意味着山岭阻绝、路途凶险。不期而至的塌方、泥石流等事故,让行程难上加难。有时候患者没法前往县乡指定核查地点,他们就只能步行,挨家挨户核查。“不管路有多远,路有多险,我们始终抱持一个信念,就是要把大骨节病患者的情况核查清楚,要把广东人民对西藏群众的关心关爱送到他们心坎上。”广东援藏医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郇松玮说。

  行走4000余公里山路,花了足足20天的时间……最终,援藏医生们遍访林芝市大骨节病病区6个县1个区、15个乡镇、29个村、2个养老院,对现存的所有患者进行了核查。

  广东援藏医生、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吴桂勤对这段经历印象深刻,“我们饿了就吃泡面,困了就在车上睡,白天收集资料,晚上商讨治疗方案”。过程很艰苦,他却很欣慰,“我们全面掌握了分散在林芝各地278名大骨节病患者的情况,为197名患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不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则进行药物治疗。”

  病患之幸▶▷

  “相信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经过全面摸查,仁青卓玛成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之一,且费用全免。

  “到医院时,她的病情非常严重,双膝外翻,没法自如伸展。我们制定了关节置换手术方案,用一个人工关节代替原来关节的表面,从而解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陈群群说,不到90分钟的手术很成功,手术后一周左右她就出院了。

  能够每天出门散步,看着院子外一草一木茂盛生长,仁青卓玛仿佛迎来新生。“以前妈妈总是愁眉苦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笑。”她的女儿尼玛拉姆说,“一家人现在都很开心。”

  “你每天能走多远?”“膝盖痛吗?”“等完全恢复了,再来医院做另一侧膝的手术”……出院后,陈群群与仁青卓玛经常保持联系,电话回访时不断询问手术后情况。

  “感谢有这么好的国家政策,感谢有这么好的医生。”电话另一端,仁青卓玛两眼湿润,她已把陈群群当成亲人。

  大骨节病可以免费手术治好的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患者主动前来。乌穷玛也接受了双侧踝关节融合术,出院后已可以干活了,她对手术效果很满意,“相信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随着患者越来越多,广东援藏医生也见识了高原骨关节病的复杂程度。“双侧髋臼缺损、髋臼明显内陷、骨盆倾斜、下肢短缩严重……这是很多大骨节病患者的常态,手术难度极高。”陈群群说。

  为此,广东援藏医生引入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辅助。“通过三维立体再现骨缺损,在手术前便做到‘脑中有图’,心中有数。”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林芝市人民医院院长王晟说,这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也减少了患者痛苦和手术风险。迄今已有15台手术采用3D打印辅助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化治疗。

  “我们来的目的,就是全力以赴让偏远地区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林芝市卫健委副主任陈全说,三年来,广东援藏工作队与当地医务人员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携手共圆西藏群众的“健康梦”。

  不仅仅是林芝,广东援藏医生为整个西藏的患者都带来了福音,从拉萨到日喀则,从山南到那曲,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来看广东“好门巴”,在这里留下一个个“脱胎换骨”、健康蝶变的奇迹。

  离别之恋▶▷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

  刚结束独立开展的第12台骨科手术,林芝市人民医院外一科主治医师晋美多吉便与陈群群复盘起全过程。“只花了65分钟便完成了关键的关节置换操作,这个时间放在广州也很优秀。”陈群群称赞道。

  为了让骨关节置换技术本土化,广东援藏工作队医疗组重点培养了多名本地医生,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晋美多吉是其中之一。

  从医几十年,晋美多吉对膝骨关节手术都不甚了解,尽管这是西藏地区的多发病。广东援藏医疗专家的到来,为晋美多吉等本地医生打开了医疗生涯新大门,推动当地医院技术跃升。

  这背后少不了广东援藏医生的悉心教学:从诊断阅片到复杂的疑难病例,援藏医生都耐心地给予指导和讲解,还把晋美多吉送往广东省骨科医院学习。经过系统化培养,他已成为“一专多能”的优秀临床医生。

  广东援藏医生的手把手指导,传递的是鼓励、是友情,留下的是种子、是希望。

  “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是所有援藏干部内心深处时时的叩问。从技术到人才,我们希望尽可能留下更多。”陈全说。

  山上的冰雪下了又融,格桑花谢了又开,转眼就到了分别的时候。“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陈群群说,“从今以后,林芝将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将永远牵挂我的病人、我的亲人。祝福他们,扎西德勒!”

  ■记者手记

  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

  第一次见到大骨节病人是在墨脱县。这里山高谷深、山河相间,被称为“地球上的最后秘境”,对外联络极其困难。在援藏医生到来之前,他们很多人甚至不清楚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只好称其为“柳拐子病”“骨节风”“水土病”。

  就是这样一个“瘟神”,如今快要成为“过去的记忆”。“十三五”期间,我国开展以村为单位的监测全覆盖。迄今为止,全国已连续多年无儿童新发病例,消除率为100%。同时,偏远地区还遗留着一些成人现症患者。广东援藏医生的任务,就是挨个核查林芝现症患者,确保达到确诊的大骨节病患者“愿治尽治、应治尽治、个性化精准救治”。

  广东援藏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勇如此感叹:“如此大规模、不计成本地深入每个乡村角落,给每个人制定手术方案,让他们摆脱痛苦,这恐怕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的。”

  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伟大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总书记的谆谆叮嘱,迅速转化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一声令下,广东援藏医生同心同向、勠力而为,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就清除了通往美好生活路上的“拦路虎”,让更多患者看到了希望。

  “让全民健康覆盖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防治大骨节病只是广东援藏医生们的任务之一,他们志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让健康在边疆村落、在雪域高原同样触手可及,让党和政府的温暖照耀到林芝的每一个角落。

  3年来,广东41家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对接帮扶林芝市县两级20家医疗卫生机构,每年派出18名医生以“师带徒”的方式带教38名本地医护人员。在粤林两地的共同推动下,已实现2400多种“中病”不出地市,常见病、易发病不出县区就能治疗。

  一组组数据,传递的是暖暖温度,坚定的是满满信心。眺望未来,粤藏同心,山海同行,我们一定能办成更多“一个都不能少”的大事,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刘帅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