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佛山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宣布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新闻发布会现场。摄/甘仲源
截至8月25日,全市每日新增报告病例连续9天维持在50例以下,根据国家工作组8月17日给出的评价标准以及国家卫健委8月22日向社会发布的信息,佛山市疫情进入低水平散发状态,决定终止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疫情防控策略由应急处置转为常态化防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接下来,佛山将继续通过分级分类加大精准防控力度、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措施,科学精准高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暑气渐消,正是畅享自然、纵览山河的大好时节,佛山将举办F3龙舟超级联赛、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佛山秋色巡游、环两江马拉松赛与自行车赛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大型文旅体活动,还有众多明星演唱会也将持续上演。欢迎省内外游客到佛山来,亲身领略最传统的岭南民俗,品味最地道的粤菜佳肴,享受最潮流的视听盛宴,感受最具活力的激情赛事!
【热点问答】
01接下来的防控注意事项有哪些?
市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指挥办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韩轲:
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且每年9月至10月是蚊媒传染病高发期。下一步,佛山将继续动员政府、部门、单位和群众有效落实“四方责任”,共同落实好各项具体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继续强化各级政府组织领导。统筹好各方资源,精准调度,以村(社区)为单位,分类施策,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有序落地,持续巩固当前防控成效。
二是继续落实好部门防控职责,重点关注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重点部位孳生地,定期开展以孳生地清理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好环境卫生整治。加强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宣贯工作,开展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常态化监督检查,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依法追责。
三是继续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履行好疫情防控责任,做好本单位人员健康监测,加强办公场所环境治理,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员工对蚊媒传染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
四是继续倡导广大市民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继续做好家庭环境卫生清理,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爱国卫生运动,外出时加强个人防护,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症状,立即前往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02接下来佛山要开展常态化的爱国卫生运动,请问爱国卫生运动对基孔肯雅热疫情后续防控有什么作用?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佛山市卫生监督所)党委书记曹俊烨:
蚊媒传染病防控中,爱国卫生运动主要发挥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打造健康的人居环境。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能够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常态化环境整治,聚焦背街冷巷、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区域,集中清除积水容器、清理垃圾杂物、规范绿植管理,从根源上破坏蚊虫的生存繁殖条件,直接降低蚊媒密度,切断传播链条,为疫情防控筑牢第一道物理屏障。
二是培养健康的卫生习惯。爱国卫生运动能够大幅提升群众的健康文明素质,显著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我们倡导在全社会共同参与“1130”防蚊灭蚊行动,长久营造整洁卫生的宜居环境,有效阻断蚊虫孳生链条。
三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科普宣传,引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清积水、勤打扫”,外出时做好防蚊措施等,从“减少暴露”和“增强抵抗”两方面降低感染风险,构建起个体健康的“主动防线”。
03佛山接下来如何推动企业、社区、市民等全社会力量协同发力,让爱卫传统在新时代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佛山市卫生监督所)党委书记曹俊烨:
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我国传染病防控的宝贵经验,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展现出强大效能。这次疫情处置实践再次证明,做好做实爱国卫生运动,能够快速有效降低蚊媒密度,切断疫情传播链条。佛山将以更高标准推动全社会协同发力,让爱卫传统在新时代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建强四级联动防控网络。市级层面统筹制定科学防控方案,推动住建、卫健、城管等部门聚焦蚊虫孳生重点区域,建立动态清理、定期督导机制。区级层面细化措施,针对城中村等薄弱区域组建“消杀突击队”,将排水系统升级与城市更新同步推进,从源头消除积水隐患。镇街层面落实“分片包干”,实现孳生地排查全覆盖。村居层面激活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管的意识,让“人人都是防控员”理念扎根村居。
深化常态治理机制。每年4月“爱国卫生月”期间,全市统一开展“清积水、灭蚊虫”攻坚行动,提前遏制蚊虫活跃势头;每月由各区牵头,聚焦薄弱区域,集中清除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每周由镇街组织督促村居,以及本辖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同时,根据蚊媒密度和疫情情况,动态调整爱国卫生运动的策略和频次,确保治理效能最大化。
推动全民积极参与。全体市民行动起来,每个家庭、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学校、商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参与“1130”防蚊灭蚊行动,每天上下班花1分钟清理周边积水,每周开展1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家庭成员每天共同用3分钟排查室内外积水角落,全社会携手打造“无蚊”健康场所,让“爱国卫生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理念融入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