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下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本场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一级调研员陈松主持。
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一级调研员陈松
陈松: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广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为加大对广东推进乡村振兴重要信息的对外传播力度,省新闻办策划了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系列发布会的第一场,重点介绍《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省农业农村厅的负责人,请他们介绍该《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先生,省委农办常务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省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许典辉先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宋宗约先生。
现在,有请顾幸伟先生介绍《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的总体情况。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
顾幸伟: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你们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我省“三农”工作的支持与关注。为贯彻落实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现广东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目标,我省制定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该《实施意见》明确了广东“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方向,已于7月6日公开发布,详细内容大家可以上网查阅,下面我对《实施意见》作个解读说明。
一、《实施意见》出台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盘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全面实现,农业农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省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和2277个省定贫困村全面脱贫出列;二是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粮食生产实现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三增加”;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域完成农村环境基础整治,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集中供水、无害化户厕、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全覆盖,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四是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居民收入提前两年实现比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五是农村基层治理效能明显增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头雁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基层政治生态和风气面貌焕然一新。
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是广东最大的短板和“潜力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东,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保持全省乡村振兴形成的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起更强大的力量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赶上全国全省现代化的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实施意见》主要内容、目标及创新亮点
《实施意见》对标确保我省乡村振兴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部署今年工作重点,明确“十四五”方向,在这里,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概括陈述。
(一)关于具体目标
主要是到2022年,全省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3:1,力争所有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到2027年,全省乡村振兴一定能够达到“10年实现根本改变”的既定目标。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关于主要内容
概括来讲,就是“守住‘两个底线’,开好‘两个新局’,激发‘两个动力’,强化‘一个全面’”。
守住“两个底线”,就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强调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明确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各地级以上是市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十四五”时期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
开好“两个新局”,就是农业现代化要开好新局,农村现代化也要开好新局。农业现代化方面,重点是解决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问题,强力推进农田质量提升,打好种业翻身仗,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好新局。农村现代化方面,核心是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包括全面提升村庄规划实用性,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补齐农村突出短板等等。激发两个动力就是激发基层动力、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关键是加快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强调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县域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明确要求强化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保障,强化用地、人才和金融保障及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等,持续保持全省乡村振兴形成的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
强化“一个全面”,就是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明确强化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头雁”工程质量,强化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新时代岭南特色的乡风文明建设。
(三)主要创新亮点
《实施意见》将中央一号文的主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予以吸收、转化、落实,部署工作既立足今年重点,又着眼“十四五”方向,主要创新亮点有:
一是工作路径的创新。《实施意见》将原来的脱贫攻坚转变为全域全覆盖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性地提出建立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机制,推动工作着力点从过去主要在村一级转向统筹镇、村两级发展,明确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美丽镇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此外,还提出建立耕地“田长负责制”,开展农业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工作、开展农产品“不安全不上市”和渔船“不安全不出海”专项行动,构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等诸多的举措。
二是工作重点的创新。《实施意见》突出强调今明两年实施“九大攻坚行动”,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努力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确保广东乡村振兴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关于九大攻坚行动我们待会还要作进一步的阐述)。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突出抓种子求突破,突出提升农业现代产业集群体系,推进畜牧业和渔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农业等。在乡村建设行动方面,将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范围逐步拓展到圩镇、城市城中村,明确要求发展美丽经济,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三是政策保障的创新。在人才支撑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专业人才支撑评价改革,强化人才服务乡村激励约束,首次提出要进一步建好用好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在用地保障方面,明确提出要制定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首次明确将落实点状供地政策情况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内容,保障分散布局的乡村产业实际用地需求,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优先保障乡村建设用地的需求。在资金方面,明确强化财政投入政策衔接,整合优化现有扶贫专项资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等资金重点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此外,《实施意见》还明确要实施村庄建设项目简易审批办法,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农民工匠”做法,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等,切实解决好基层反映的村庄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繁杂的问题。
三、今明两年的重点工作
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意见》明确广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上,今明两年突出实施“九大攻坚行动”,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努力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确保广东乡村振兴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实施农村违法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攻坚行动。遏制增量、整治存量,开展农村违法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同时统筹推进农房管控、持续推进乡村风貌的提升。
二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攻坚行动。开展新一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开展撂荒耕地专项整治和新一轮垦造水田行动等,到2022年新增建成高标准农田310万亩,完成75%存量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
三是实施种业翻身仗攻坚行动。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建设现代种业基地,做大做强广东种业集团,建设广东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化共享平台等,2022年底前完成75%已收集种质资源初步鉴评,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突破性的农作物新品种16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7个、水产新产品3个。
四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统筹农村改厕和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2022年底前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
五是实施农村供水保障攻坚行动。加强农村集中供水,强化硬件设施建设等。2022年底前实现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
六是实施村内道路建设攻坚行动。巩固拓展自然村硬化道路建设成果,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由农民居住较为集中地区向全域自然村延伸,由主干道向田间地头延伸,打通到田头道路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底前自然村符合要求的村内道路路面基本实现硬底化。
七是实施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开展圩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圩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提升聚集辐射能力,促进镇村联动、全面发展。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镇域环境基础整治。
八是实施渔港建设攻坚行动。推进渔港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打造渔港经济区,加快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到2022年,推进若干个渔港经济区以及“平安渔港”建设,全省一级以上渔港落实“港长制”。
九是实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强化金融支农服务和创新,推动涉农贷款稳定增长,推动涉农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进一步覆盖全省种养业品种。
四、《实施意见》的保障措施
为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实施意见》也制定了若干措施。
一是明确“长牙齿”的约束措施。一方面,推动责任约束,省委、省政府将结合各部门职能,以“一厅一单”的形式细化明确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制定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压实市县镇村主体责任;另一方面,突出监督检查约束,明确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成效、农田质量提升和粮食安全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强化结果运用,最后是突出目标约束,明确了2021年和2025年的任务目标。
二是聚焦基层难点痛点提供保障。比如在金融方面,明确要建立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专项工作机制,到202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覆盖全省种养业品种等等。在事权方面明确要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推动下放更多的管理职权到乡镇一级,支持镇级提升治理能力。在人才方面,明确实行种业专家“揭榜挂帅”制度。在内生动力方面,明确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县镇村功能衔接互补,到2025年要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清零等。
三是制定配套措施抓好落实。根据实施意见部署,针对今年及“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工作任务,广东配套制定了10个抓具体工作落实的政策文件,形成一套政策“组合拳”,包括《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落实的若干措施》等。此外,围绕《实施意见》部署的“九大攻坚行动”,省委农办正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具体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举措,加快推进工作的落实落地。
同志们、朋友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意见》是新发展阶段我省抓“三农”工作的具体行动方案和施工图。只要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按照省委农村工作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和《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定能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谢谢!
陈松:谢谢顾幸伟先生。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总台央广网记者提问
总台央广网记者:请问《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有哪些需要突破的难点和重点呢?
顾幸伟:珠三角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们确定的目标,中央一号文件对率先实现现代化有相关要求,《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工作的重点、难点有很多,主要从四个方面去突破:
第一,要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我们近期准备召开都市农业论坛,在推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珠三角要做到率先,都市农业有很多表现形式,广东在推动都市农业发展上面有几个抓手是广东特色。我们推动建设一批以生产型为主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公园,以此推动都市农业发展。这几年来,推动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农业公园,比如广州近几年推动形成了一百个左右的农业公园。二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要求珠三角地区自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从现在情况来看,珠三角各市都在非常积极地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发展态势非常好,每个产业园给5000万财政专项支持。三是我们在都市农业上抓住设施农业作为重要载体,形成一批设施农业基地,这些效果都非常好。四是我们建设了一批供港基地、菜篮子基地,以这些基地作为示范和引领,推动帮扶地区乃至全省“菜篮子”工程水平的提高。
第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我们选择了一批大中院校、科研院所作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非常有成效,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省的重点实验室。在科技创新上,我们抓住了国家和各部委的支持项目,推动成立几个重大平台:一是经过农业农村部批准,建立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最近开展得非常好。二是建立了岭南现代农业实验室,这是省十大重点实验室的一部分。三是在大中院校、科研院所里建立种业生物育种和农业机械等方面创新平台,今年围绕种业搞的一些创新行动,取得了一些成效。华南农业大学、农科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及其他的大中院校在科技创新上做了很多工作,成效也非常显著。
第三,加快建设与国际一流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要建设与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美丽乡村,就是要把珠三角美丽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其中的重要抓手就是“五大美丽行动”。“五大美丽行动”对建立与大湾区相适应的美丽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美丽田园”取得显著成效,对一大批看护房进行改造,使田园变得更美丽了。此外,最近广东正在推进珠三角地区新农村改造,综合运用各种模式推动珠三角“握手楼”变成农民的“独栋别墅”,让农民的资产增值。
第四,建设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试验区。我们在农业对外开放方面采取一系列的举措,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我们召开了一批国际性的各类专业性的展会,比如今年在深圳召开国际农交会、国际种业博览会等等一批国际性的农业展会,还有国际食博会,这都是我们对外开放的平台。另外,农业走出去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最近农业走出去有两个成效非常显著,一是农垦走到东南亚和非洲地区种橡胶等,租用和购买了一批农地种橡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二是农产品的促销活动,最近广东的荔枝、菠萝热销海内外,产品走向世界效果非常显著。再一个,我们建设了一批农业对外合作园区,比如说饶平就是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我们在农业对外开放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国际交流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成效,这些都将是我们推动珠三角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和突破口。
谢谢。
南方农村报记者提问
南方农村报记者:《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务,目前广东在这方面做了哪些探索,接下来有什么谋划?
省委农办常务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省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许典辉
许典辉: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央有部署,省委省政府有要求,特别是群众有需求、有期盼的重要改革任务。广东高度重视这项改革工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列为今年重大改革的试点任务,部署梅州、江门以及阳江市阳东区、清远市佛冈县、揭阳市揭东区等这五个地方开展改革试点,目的推动以上地区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促进集体经济可持续增收、可持续发展上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我们把经验总结提炼,在全省进行推广。
目前,这五个试点地区已经分别制定了试点的实施方案,经过当地市委深改委的研究同意已经上报到农业农村厅,我们已经完成试点方案的征求意见,下一步我们尽快修改以后按程序报请省农村综合改革专项小组来审议,并由小组进行印发。另外,按照财政部、组织部以及农业农村部的统一部署安排,我们省在2019年、2020年分别选取了841条村开展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试点工作,比如清远英德市的小湾村,通过土地的整合整治,开展村企合作这种模式,激活村里“沉睡”的资产,壮大村的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湛江徐闻县大胆探索,以奖代补鼓励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地流转,赢得了当地广大农户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的拥护和支持。还有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獭山村,这个村非常有改革意识,立志打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创新典范的目标,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的新样板,他们是通过文化内核的注入、项目运作,从而将獭山村建设成为新耕读目的地、乡村众创园、美食文化村。去年獭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多万元,比2018年增加72%,这个增幅很大,通过发展集体经济这些举措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他们这个村还要比去年增加一倍,从这些试点村里面看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希望,我们将大力推动这项工作。
今年,我省将继续扩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的范围,将试点单位扩大到2523个。谢谢。
凤凰网记者提问
凤凰网记者:不久前,广东省委省政府也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接下来,广东如何有效做好衔接工作,全民推动乡村振兴呢?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宋宗约
宋宗约: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首先是领导体制衔接,坚持按照五级书记一起抓的要求,巩固完善脱贫攻坚成果的领导体制,创新实施省负总责、部门联动、市县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健全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涉农县工作制度,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领导体系。
其次是工作体制衔接,巩固完善党政机关定点帮扶工作机制,创新实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和金融服务帮扶。在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方面,做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盘棋、一体化推进,集中向重点帮扶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坚持和完善“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机制,深入推进“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工作。
三是机构队伍衔接,按照中央要求,省市县三级同步做好乡村振兴机构重组、队伍优化工作,重点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建设,改进乡村治理,拓展东西部协作等工作。
四是规划项目衔接。以实施乡村振兴规划为重点,统筹脱贫地区各项具体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纳入省“十四五”规划,将有关重大攻坚项目纳入“十四五”相关专项规划,加强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高质量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加快实施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工程,鼓励涉农高校、科研单位、职教中心开展培训服务。
五是政策举措衔接。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脱贫的贫困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五年过渡期,我省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行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稳定兜底救助类政策,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巩固优化发展类政策,完善产业带动、就业扶持、技能培训、小额信贷支持措施,做好与乡村产业振兴政策衔接。
六是考核监督衔接。定期对各帮扶市和省直相关单位东西部协作工作成效开展考核评价,把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应用、评先、评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
谢谢。
广东台记者提问
广东台记者:刚才提到对于打好种业翻身仗,《实施意见》也提出要实行种业专家“揭榜挂帅”制度,能否解释一下该制度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呢?
许典辉:谢谢你的提问。“揭榜挂帅”是一项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新机制,是对重大任务研发管理的一种新尝试,也是指针对目标明确的科研难题以及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设立项目或奖金向社会公开张榜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目的是在于最大程度地集聚社会的智慧,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潜能,从而推动解决科技的难题,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实施“揭榜挂帅”制度需要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特别是重点做好科学设计榜单,统筹好激励和约束这两个机制,并提前建设好项目的退出机制、容错机制。
同时,作为政府层面,还要充当服务者、激励者、监管者三者的职责,从而确保整个科研全流程、不缺位,不越位,实施“揭榜挂帅”就是打破传统论资排辈,让“能者”上,通过竞争机制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农业农村厅积极探索“揭榜挂帅”创新机制,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我省种业科技的创新,加快成果的转化,具体来讲我们是以广东种业科技创新“大比武”为契机,在全省探索种业科技创新的“揭榜挂帅”机制。“大比武”专题聚焦种业创新前沿攻关,把科技摆在“位子上”,把创新落在“点子上”,从而激发种业科技创新的活力。
5月26日,我厅就举办了首场“大比武”,这场“大比武”得到30多家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活动当天吸引了277.6万人在线观看并互动,在一个月内,超过1.5亿人次观看,关心我们这些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解决国家或省(市)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发展急需重大科技成果等问题,其中包括解决政府关注重点科技的问题、企业所需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机构重大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等等,以最大的程度、最快的速度集中优势的力量来解决重点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的难题。
下一步,我们如何进一步实施好这项重点任务?我们将搭建好“揭榜挂帅”激励创新平台,完善机制设好榜,选好帅,把各个环节设计好、执行好,确保真正解决刚才提到政府、企业所面临的科技需求问题。一是以需求导向来建立“榜单库”,根据广东省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总体目标和行业发展需求,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集思广益建成建立“榜单库”。二是科学研究权威发榜,我们将组织权威专家对榜单进行研究,细化入榜项目的技术指标、过程周期、奖励金额、结项方式等具体指标,完善科学评价机制,做到权威发布。三是要引导揭榜,做好科学评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重点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鼓励各单位和社会的优秀人才积极“揭榜”,制定科学评审标准,组织评审揭榜人才或者是团队资质,确保有实力的人或者单位或者团队来完成揭榜项目。四是签订合同明确责任。组织需求发布单位与揭榜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奖惩机制。五是要增加中期考核,完善监管。增加中期考核的评价机制,对项目实施进展、中期成效等进行及时评审,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确保项目按期按质完成。最后一个就是科学评榜验收,确保科研的成效。以科研成果是否满足应用需求或解决重大难题作为最终考核标准,客观评榜,确保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提问
南方都市报记者:目前广东已经明确驻镇帮扶工作队将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骨干力量,请问在之后的工作中,驻镇帮扶工作队的工作方向与内容,与之前驻村工作队将有何不同?
顾幸伟:这次省委省政府派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我把它概括是广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帮扶行动。我们派驻的范围、力量以及方式在广东帮扶历史上是少有的,这次驻镇帮镇扶村和以前驻村有什么不同,我用五个特点、五个任务来概括。
五个特点是什么?
一是驻镇。从驻村到驻镇帮扶,地点上做了一些变化。二是组团。从一个单位到组团,这次采用的是中直、省直加科研部门、企业、科技特派员、志愿者、三支一扶、金融助理等组团式,而原来是2277个村,每个村一个单位帮扶。三是全域。过去是对2277个贫困村进行帮扶,这次是1127个镇,实现了全省(镇)的全域全覆盖。四是全面。原来驻村的任务主要是精准帮扶、脱贫,现在既要巩固成果,又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所以任务更全面。五是灵活。过去是精准脱贫、精准攻关,任务定得很具体、很明确;现在帮扶机制灵活,从队伍来看,不仅有中直、省直、大中院校、国有企业,还有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志愿者,特别是农业银行还抽调1127个金融助理派驻到工作队工作,每个工作队都有一个金融助理,此前并没有这项灵活的机制。广东希望用财政资金去撬动金融资金,来推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还有一个机制,在深入推进“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工作中,引入企业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这是我概括的,驻镇工作队与之前的驻村不同的特点,就是驻镇、组团、全域、全面、灵活的特点。
另外,驻镇帮镇扶村任务概括为干五件事,要干好五件事:第一,把脱贫成果巩固好,这是我们首要的任务。我们要求紧紧盯住原来的相对贫困户,他们的帮扶要监测,要有巩固的方式方法,出现了返贫立即要解决问题,特别是不能出现规模性返贫,把脱贫成果巩固好是工作队的第一项任务。第二,把富民产业发展好,乡村振兴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产业转型,驻镇帮扶工作队要把产业振兴当作一个核心、关键、可持续的任务来抓,我们要求各地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产业园的建设。第三,把美丽村镇建设好,村镇同建同质同美,这也是一个重要任务。之所以驻镇,我们这几年在美丽农村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2277个贫困村后队变成先队,成为当地新农村的示范,然而我们有些圩镇落后了,所以把美丽圩镇建设好,这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第四,要把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好,总书记要求把乡镇建设成为一个农村公共服务的中心,我们的公共服务是否建设得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求把它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农村各类服务建设好,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第五,把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好,“三农”工作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我们要把基层支部建设好,把这里的班子建设好,配强班子,一个镇、一个村把主要的班子建设好了、选好了,我们的乡村振兴就有希望了。所以我把它概括成五个特点、五项任务。
近期,省市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已经到位,在此,我们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关注报道驻镇帮镇扶村的工作。驻镇帮镇扶村这样一个模式、方式方法,在全国是首创,他们也将成为我们未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主要抓手。我们前三年的脱贫攻坚重要的成效就是把2277条贫困村由后队变成了先队,为什么能够由后队变成先队,核心是两个关键要素。第一,我们有工作队,有人干活。第二,省级财政每个村给了1500万。同时,各个工作队组织了各种各样的资金来参与,实现了后队变先队的目标。
接下来,我们按照已有的经验,有人、有钱,驻镇帮镇扶村一样能组团式地帮扶,每个镇可能有十名左右的工作队员,力量更强了。第二,财政将安排每个工作队每一年2000万的专项资金来推动,过去2277个贫困村是三年1500万,现在是每一年2000万,这是财政专项。同时,我们会用这个资金撬动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来参与。
刚才讲了我们专门安排了金融助理,就是让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现在各地都已经做出了撬动金融的方案,清远市政府和农业银行签订了协议,基本1:10的比例来撬动,清远做出来的方案将撬动160亿资金推动这次工作,所以我们这次文件定的十年根本性改变这个目标,我们是有充分的信心。希望各位记者到第一线去走一走、看一看,多把你们的镜头聚焦在基层一线,用你们的笔触记录帮扶的感人故事,多给我们的乡村振兴工作加油鼓劲。
谢谢大家!
陈松: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在会后向相关发布人了解。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