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第六十一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0-05-19 15:52:18 | 来源:南方网

根据省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回应社会关切,2020年5月19日下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第六十一场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王丽华: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61场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通报广东新冠肺炎和防控工作进展,重点介绍我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行动相关情况。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省文明办副主任吴祖清先生,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先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玮女士,省商务厅副厅长任少女士,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曾晓峰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女士,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林俊钦先生。

  现在,请周紫霄女士通报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周紫霄: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

  首先,通报一下最新的疫情情况。

  5月18日0-24时,以及今天0-12时,全省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我省已连续20天没有报告外省输入和本地感染确诊病例,连续14天没有报告外省输入和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今天12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90例,其中境外输入195例。目前仍在院3例,普通型2例,危重型1例,治愈率99.31%。

  下面,介绍一下我省常态化防控情况。

  5月9日零时起,我省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我省疫情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5月13日,我省出台了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坚持预防为主、健全防控机制、完善防控措施、加强防控保障等四大方面20项工作,要求重点落实巩固外防输入闭环管理、完善粤港澳联防联控措施、完善公共场所防控措施、完善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防控、加强医疗机构防控、强化校园防控、夯实社区网格化防控、做实企事业单位防控工作等8大措施。

  为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我省对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不断提高防控措施的精准性、有效性,全力防止疫情反弹。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核酸检测“愿检尽检”工作。核酸检测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是“早发现”的关键。为进一步回应社会需求、强化“及时发现”能力、支持复工复产复学,近期,我省对推进“愿检尽检”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要求5月底前每个县至少具备一家独立开展核酸检测的县级医疗机构,对外开展“愿检尽检”医疗服务,同时鼓励具备条件的医学检验实验室提供个性化、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医学检验服务,并要求各地依托具备检测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城市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建立“愿检尽检”检测服务点,原则上每个县、区至少设立一个检测服务点。截至5月19日,全省在各地医疗机构、城市广场等设立了394个“愿检尽检”检测服务点,服务点所在地区、检测机构、采样地址、预约电话信息等已在“健康广东”微信公众号发布。团体或个人进行核酸检测,可提前预约,带上身份证前往检测。

  (二)加强社会办门诊部、诊所管理工作。社会办门诊部、诊所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哨点”,必须规范管理。近期,我省对社会办门诊部、诊所建立可疑病例的报告、转诊、跟踪等工作机制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一是建立对口转诊关系。要求各地以县(区、市)为单位,建立辖区内发热门诊与门诊部、诊所的对口转诊关系;县区建立门诊部、诊所发热患者“零报告”“日报告”制度。二是规范转诊流程。门诊部和诊所在预检分诊或接诊过程中发现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应该立即安置于隔离区域,并且立即向对口的发热门诊报告,由发热门诊派车进行转运。不得允许发热患者自行前往发热门诊。不愿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强行离开的发热患者信息应报告属地公安部门。一旦发现门诊部、诊所擅自接诊的,将从严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一律予以关停。三是强化培训,提升敏感性和警惕性。我们将指导门诊部、诊所规范设置隔离区域,落实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科学做好个人防控,开展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其发现病例的敏感性和警惕性,提升其发现病例、甄别病例的能力。我在这里也再一次提醒公众,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如果个人或家里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时,一定要主动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治疗,这也是常态化防控的一个最好的措施。

  (三)出台了常态化防控期间公共电梯与空调使用和清洁消毒指引。指引对电梯日常管理和预防性消毒,空调使用及清洁消毒和日常管理等明确了相关要求。指引里面提出来,建议乘坐电梯或扶梯上与其他人的距离小于1米时,戴好口罩并尽量不交谈;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按键,使用后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手部;电梯内不使用地毯,要加强通风,要规范消毒。关于空调的使用,指引也明确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首选自然通风,也可使用清新干净的电风扇或排气扇。使用空调时,要分清楚空调类型,分体式空调系统和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具体情况,可以登录省卫生健康委官网查阅。

  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的建立健全,全省逐步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复工复产复学工作扎实推进,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也将分期、分批安排返园返校。但大家还是要保持足够警惕,不能有松一松、歇一歇的想法,必须坚持做好个人的防护,将前期形成的健康行为转化、固化为健康生活习惯,让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常态化。

  我的通报到此,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丽华:谢谢周紫霄女士。现在请吴祖清先生介绍我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行动的总体情况。

  吴祖清: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疫情防控的精神文明教育、健康生活、生态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等作出一系列重要的指示和批示。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科研工作时强调:“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卫生、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广东省委对推动形成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的指示要求,引导全省人民进一步增强健康理念,提升文明素养,培育文明生活方式,最近我们着力在推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理念

  今年2月,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结合疫情防控,把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精神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普及健康知识、培育文明行为、弘扬传统美德、凝聚社会力量等12个方面的要求,全省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在农村、社区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健康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为培养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疫情期间,省委宣传部还会同省直有关部门设计制作了涉及疫情防控、文明餐桌、文明健康、文明新风等方面十余个户外公益广告宣传片和130余幅公益广告宣传画,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上下共启用140多万个各类电子屏、LED、移动终端,高密度滚动刊登公益广播,日均刊播7000万次,布置张贴公益宣传片1000余万张。比如,广州在广州塔、猎德大桥、海心沙等重要地标滚动刊播文明健康、文明新风等公益广告,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深圳在社区利用44000多个社区移动终端、智能电子屏,每天300次的频率滚动播报防疫公益宣传片。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都广泛开展了“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广告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氛围。

  二、健全法规制度,依法规范文明生活方式行为

  今年3月31日,省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对禁食陆生野生动物的范畴、生产、销售和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深圳于5月1日正式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成为全国首个推动禁食野生动物立法的城市。为规范市民的公共文明行为,全省各地还加快推进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立法,深圳于2019年出台了《深圳特区文明行为条例》;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经完成了向市民群众征求意见工作,拟于近期推出;《肇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佛山、珠海、惠州等14个地级以上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已进入提交立项申请阶段,并计划于今年内颁布实施;省商务厅会同省文明办、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专门制定发布了《公筷公勺使用标准指引》,广州、东莞也相继出台了《餐饮服务行业公筷公勺实施意见》,使推行“公筷公勺”、“文明餐桌”有章可循,市民的文明健康生活有了可靠依据和保障。

  三、坚持齐抓共管,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

  为适应后疫情时代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4月23日,省文明委制定印发了《关于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行动方案》,在全省推广实施文明餐饮、文明出行、环境卫生、文明娱乐、绿色生活、移风易俗、心理健康等七大行动,共十八项具体工作内容。专门成立了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4月下旬,我们组织省直13个部门专门召开行动协调会,围绕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七大行动、十八项具体内容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主体,细化工作方案,确保每项行动都有牵头单位、都有责任人,每项工作任务都有人落实。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按照省的统一部署要求,都制定了相应的贯彻落实意见,目前各地推进良好、有条不紊。

  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一项涉及部门多、覆盖行业广、关乎百姓民生、关系群众利益、关系生命健康、影响关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工作,这项工作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围“浓”起来,广泛开展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的“五进”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农村的小喇叭广播,通过线上线下、固定移动、室内室外、个人单位等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努力营造政府倡导、社会支持、人人参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是强化示范引领,让群众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动”起来。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倡导的主体,都是践行的直接者。今年是第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评选表彰年,中央文明委将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先进,省文明委也将评选表彰新一届广东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及提名奖。我们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起抓、一起推进,以文明创建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以文明创建改变人民生活方式,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通过先进模范带动家庭,文明家庭带动社区,文明单位带动行业,文明城市带动社会,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是加强督促检查,让条例、法规、制度的执行“严”起来。我们将协调督促有关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加强执法监管,加大对农贸市场、餐饮行业督导检查力度,从源头上防范滥食陆生野生动物问题;加大对交通、环保等督导检查力度,推动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加快推动文明行为立法,把使用公筷公勺、拒绝滥食野味、深化光盘行动、推进垃圾分类等纳入文明立法的内容,上升为制度规范,以制度的刚性约束来规范文明行为。同时,健全工作激励奖惩机制,表彰先进典型,严惩违法违规行为,让法规制度真正落地落实。

  我的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丽华:谢谢吴祖清先生。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1、人民日报记者:想请问吴主任,我们知道这次的疫情对大家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倡导这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谢谢。

  吴祖清: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大家知道,这次疫情不仅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而且给我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命观念的变化,珍惜生命的意识大大增强了。这次疫情,许多人因为感染新冠病毒不幸离开了人世,截止到昨天为止,全球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已达到30多万人,这些悲惨的数字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让我们切身感到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十分脆弱,对我们每个人来讲,珍爱生命、珍惜生活的观念,比以往大大地增强了,我觉得这是第一个变化。

  二是健康理念的变化,科普卫生的意识越来越引起重视。近期《中国青年报》进行了一项调查,针对新冠肺炎防控期间,问大家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有98%的受访者表示更加注重个人卫生,养成了勤洗手的习惯,习惯戴口罩了,采用分餐制了,不吃野味了,去游玩要先预约了,这些硬性的防控要求现在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的行为习惯,已经开始慢慢形成。

  三是环保意识的变化,尊重保护自然已经普遍形成了共识。这次新冠肺炎是一次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禁止非法野生动物的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就是要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通过这次疫情大家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我们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环境,现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同价值理念。

  四是生活习惯的变化,衣食住行更加注重简约环保。我们过去穿衣服讲究稀有奢华,现在喜欢简洁大方,特别是广东的市民穿着打扮比较简洁随意。过去大家追求的是大荤大肉,现在可能喜欢清淡、素绿。过去居住是追求豪华大气,现在可能追求的是简约环保。过去豪车名车代步,现在喜欢骑行散步。过去喜欢往繁华闹市、超市热闹的地方去,现在可能更喜欢到田园山水、青山绿水的地方去休闲度假。特别是疫情之后,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一些人员稀少、比较安静、空气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去了,这个应该逐渐成为我们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目标的一种方式。

  五是消费模式的变化,现在更加趋向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特别是很多年轻人,80后、90后、00后现在基本上消费、购物、饮食都注重通过网络、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线上消费,这个习惯可能越来越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疫情期间通过网上办公、网上课堂、网上培训等越来越受欢迎,包括社交,娱乐也越来越多元,但是也越来越复杂。

  这是我觉得通过这次疫情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带来的五大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我们如何倡导和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呢?这里我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牢固树立文明健康的价值理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16字方针,对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了科学权威的概括,对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和每个人来讲,我觉得,“生活起居规律、科学合理膳食、坚持适量运动、学习科普知识”,应该是文明健康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首先必须树立的一个价值理念。

  第二,要始终保持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我们现在社会上有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炫富攀比、轻养重葬,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有时候还大吃大喝,甚至不少的家庭还有一些非生活品、奢侈品堆积很多,特别是一些小孩买的玩具等东西堆积如山,实际上这些东西对我们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是不太好的。对我们社会的每个人来讲,心态就是一种状态,好心情就是好精神,要保持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我觉得要坚持做到“三减少三不要”,减少过多的欲望,不要盲目攀比;减少社交的压力,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减少负面的情绪,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第三,要坚决摒弃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直接关系,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让人们身心健康,我们有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同志不健康饮食的习惯还需要改变,比如有一些居民片面地追求讲究营养、讲究进补、喜欢进食生猛和半生半熟的食物、喜欢吃夜宵不吃早餐、喜欢现宰现卖吃鲜活的动物内脏、滥食野味等不良习惯,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改变和摒弃的。

  第四,要自觉践行公共文明行为规范。我们要坚决制止过马路不看红灯、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打喷嚏不遮口鼻等不良行为,我们要倡导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如厕、文明上网等行为规范,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改革婚丧礼俗,抵制大操大办,倡导文明过节、网上祭扫,抵制封建迷信,拒绝黄赌毒一些不健康的活动。

  第五,大力宣传推广绿色生活消费。2017年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会议学习时,围绕着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强调了六项重点任务,其中有一项就是要倡导推广绿色消费,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这一点我们要认真地学习领会,大力地宣传推广,从我做起,自觉践行。

  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是一项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行为的系统工程,也是我们每个人是否过得幸福的幸福工程。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践行者,每个人要争当推动者,为我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做出有益的贡献。谢谢。

  2、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刚才通报中有提到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幼儿)也将逐步返园返校,请问省教育厅王创副厅长,具体后续的安排是怎样的?

  王创: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全省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审批同意后,自6月2日起可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幼儿)返园返校。

  6月2日起,具备开园条件的幼儿园可陆续开园,安排幼儿分期、分批返园,具体返园时间由各地视情况确定。家长根据自愿原则,确定幼儿入园需求。

  6月2日起,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可返校复课,具体返校时间由各地视情况确定。

  符合返园返校条件的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可在学生(幼儿)返校(园)前安排教职员工返岗,提前做好疫情防控、教育教学等准备工作。

  接下来,各地要继续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学生(幼儿)安全返校(园)和校园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按照“四精准”“六分”“一独立”“三全”“五管”校园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切实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具体防疫工作按照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要求执行。

  此外,6月2日以后,经各地检查验收、审批同意后,校外培训机构可以开展线下培训服务。

  3、深圳特区报记者:最近省里出台了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了对文旅重点场所进一步开放,请问省文旅厅的曾副厅长,近期将出台哪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公众开展文旅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谢谢。

  曾晓峰:谢谢您的提问。根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文化旅游部关于推进文化旅游市场经营场所有序开放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目前广东省文化旅游厅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开放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活动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工作指引,经过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于5月15日下发了有关的文件,已规范了全省文化娱乐场所和旅行社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来有序地开展经营活动,主要措施有如下几点:

  一是要求要把握好开放的三个工作原则。一要坚持精准常态化的管控,我们要求各地和各有关经营单位要科学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二要坚持有序开放,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来有序稳妥地恢复像剧院、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和省内团队旅游的经营活动,这种开放是有序开展的,不搞一刀切,不一哄而上,像大中型的演出活动还是暂缓举行,疫情防控措施不落实的单位也先不予开放;三要坚持预约限流开放。

  二是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和相关的管理措施,比如我们要求各类经营主体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的工作指引来落实相关的疫情防控措施,并且将落实实名登记、扫健康码、测体温作为经营单位恢复的前提条件来严格把控。同时我们采取预约限流的方式,比如像剧院等演出场所,按照文旅部的要求,我们要求将观众人数限制在剧场座位数的30%以内,像网吧、游戏游艺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50%,同时要求要安排消费者间隔就坐,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采取预约的形式来合理、科学地疏导人流,引导错峰消费。又比如,我们要求旅游社以低风险地区,以露天、开放、游玩性项目优先来合理安排旅游线路,加强游客报名环节的管控,完善游客的信息填报、体温监测等情况,适当控制团队规模,加强游客在旅游各个环节安全的把控和服务管理。

  三是要加强对开放的经营单位的监管,比如我们要求文化旅游市场经营单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筹指导下来有序推进各项开放经营活动,要求各地的文化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开放的文化旅游经营单位日常的巡查和暗访的检查,特别是对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相关工作的检查,同时我们也会会同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拒不整改的场所来依法进行处置,从严查处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

  目前我们厅跟各市的文化旅游部门也正在抓紧时间开展对有关政策的宣传,对各地文化旅游经营单位也进行指导和检查,希望在疫情防控这个特殊时期能为广大社会公众营造一个更加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

  落实疫情防控需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理解支持和共同的配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今天正好是一年一度的5.19“中国旅游日”,借此机会,我也想提醒广大旅游消费者,在前往网吧、KTV游戏游艺厅、剧院、影厅等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进行消费时,要提前进行预约,错峰消费,要主动地配合测温、扫码、佩戴口罩,与其他人员保持距离,尽量避免人群的集聚,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在参加团队旅游或者个人自由行的时候,也要向相关的接待单位如实地告知身体状况以及疫情严重地区旅居史、与重点人员接触史,同时在游览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合适的距离,做到常洗手、戴口罩、不扎堆。在外出用餐时候,也建议大家要保持间隔有度,减少交流,按照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倡导自助分餐制或者是使用公筷公勺来用餐,同时也要尊重旅游目的地居民的风俗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消耗,倡导文明旅游、绿色环保出行,树立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地文明游客的新形象。谢谢。

  4、澳门日报记者:据了解,近期广东在餐饮行业发出实施公筷公勺的倡议,请问省商务厅的任厅长,目前该倡议的实施情况如何?下一步如何做好普及?谢谢。

  任少: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年3月初,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同时也为了推动餐饮行业有序地复工复产,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们省餐饮行业在全国率先发出了使用“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的倡议。3月下旬省文明办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公筷公勺”行动的通知》。近日,省商务厅、文明办、市场监管局又印发了《“公筷公勺”使用标准指引》。倡议、通知、指引下发以后,省的相关的酒店、餐饮企业积极响应,也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据了解,目前品牌餐饮企业响应率非常高,省餐饮行业协会的粤菜正餐会员企业使用公筷公勺的比例已经超过了85%,并且随着宣传的深入,小型的餐饮企业使用公筷公勺的比例也在逐步地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从几个方面做好推广工作:一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带头使用公筷公勺,开展公筷公勺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进家庭等“七进”活动,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使公筷公勺更快地在全社会普及起来;二是调动广大餐饮企业和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行业协会倡议、知名餐饮企业示范、服务人员引导、张贴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推动在各类型的餐饮场所逐步地配备公筷公勺,形成使用公筷公勺的氛围;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制作生动形象的公益广告,印制宣传海报,在电视、电台、报纸和网络等媒体高频次地宣传,使公筷公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共识和民众的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谢谢。

  5、凤凰网记者:请问省住建厅的刘厅长,垃圾分类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疫情期间垃圾分类在防控工作中起到了哪些作用?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谢谢。

  刘玮: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生活垃圾分类是市民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事关生态文明的大事要事。去年,广东省全面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通过示范带动、全域推进、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聚焦关键、全链提升推动工作落细落实。

  一是通过示范创建带动全域推进,全省实施公共机构示范先行,广州、深圳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地市积极开展了示范区、示范街道的建设。二是广泛宣传教育,发动全民参与,各地纷纷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垃圾分类在全省许多地方已经蔚然成风,正在成为人们的新习惯、新时尚、新生活方式。三是聚焦关键环节,推进全链提升。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是做好垃圾分类的关键环节,我们着力推进全链条提升,建设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体系、完善匹配的分类收运体系、能力充足的分类处理体系,在示范区域内推行专桶专用、专车专收、专线转运,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146座生活垃圾处理厂(场)和一批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达到14.1万吨/天,超过了全省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其中近三年来新建成垃圾处理能力7.7万吨/天,占现有总处理能力的50%以上。目前,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目标。

  新冠肺炎发生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安排,迅速把垃圾分类融入到全省防疫工作的大局。首先,在防疫期间全面加强了环卫、清扫、保洁、垃圾转运、消毒杀菌的作业频次,全面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切断一切可能的病毒传播途径。大家说,在防疫斗争最严峻的一级响应期间,环卫工人是街头见到最多的人,是一道暖人的风景线,环卫工人不仅是城市美容师,也是疫情中的“逆行者”。其次,垃圾分类有效应对了疫情带来的新问题、新考验,面对废弃口罩陡然增加的情况,我省立即制定出台了关于废弃口罩管理的指引,要求分区域分类规范废弃口罩的投放,有效避免了废弃口罩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对定点医疗机构、隔离场所等产生的感染风险较大的生活垃圾实行专人专车专线转运,取得良好的防疫效果。在垃圾分类区域实行“楼层撤桶+定时定点”的投放模式,避免了生活垃圾直接暴露在各楼层中,有效阻断了垃圾投放收集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交叉污染。第三,垃圾在分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基层社区工作体系和垃圾分类的社区宣传员、监督员、志愿者、党员先锋岗直接转化为社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垃圾分类是住建系统参与抗疫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环卫工人是住建系统参与抗疫的先锋。

  接下来,垃圾分类工作有几个方面的工作要重点对进:一是加快修订《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健全管理责任制度,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的要求落实责任,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以末端设施建设促进前端分类,提高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占比,完善垃圾资源化循环回收利用的体系。三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开展对公众的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全区域覆盖。我的问题回答到这,谢谢大家。

  6、南方都市报记者:请问周主任,这次疫情防控对城乡环境卫生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在后续的城乡环境整治方面,我们会有哪些相应的措施?谢谢。

  周紫霄:周紫霄: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都知道,控制好传染病是要抓住关键环节,一是要控制传染源,二是要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刚才吴主任也提到了要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整洁、卫生的城乡人居环境对疫情防控是非常关键的。前期,我们省结合疫情防控的情况,我委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以省爱卫会的名义部署了5轮以环境卫生治理和病媒生物防制为主要目的的爱国卫生行动,我们开展了三大行动:即开展城乡环境清洁的整治行动、统一的灭鼠行动、蚊卵清除行动,通过这3大专项行动进一步控制城乡病媒生物的密度。二是强化重点场所环境的治理。各地行动是非常迅速的,包括广州、深圳这两个地方是重点加强了城中村、交通工具、居民社区的爱国卫生精细化管理。另外在茂名、汕尾等市不断推进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重点场所进行环境卫生的治理。我委在前期出台数十类重点场所的清洁消毒指引,主要是为了改善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做好疫情的源头防控。三是,我们近期还对一些重点场所进行全覆盖暗访,针对7大类34小类存在问题进行自查自纠,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全省共出动病媒防制专业人员94.2万人次,出动病媒防制专业器械60.9万台次,清除卫生死角173.6万处,清除大中型孳生地62.4万处,整改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56万宗。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近年来,我们的爱国卫生运动主要以卫生城镇创建为载体,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为重点,主要关注城乡道路、农贸市场、垃圾污水处理、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美化绿化亮化,使城市更靓、乡村更美,大大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现在我们在全省各地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卫生城镇创建覆盖面逐步地增大,去年,全省新增国家卫生镇(县城)37个;新增省卫生镇(县城)62个。汕尾、茂名、揭阳市也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前已经顺利通过了国家的暗访,阳春市努力实现县级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这也是我们省“零”的突破。

  今年,我们将继续聚力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治理,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重点从几方面发力。一是在重点场所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上发力。二是在欠发达地区卫生城镇创建上发力。重点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卫生创建工作,尽最大努力善欠发达地区人居环境落后面貌。三是爱国卫生运动就是群众运动,如何让老百姓更好地参与到里面去,我们也希望依托各种媒体(包括新媒体)平台,通过参与式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共建共享卫生家园。四是在督促考核上发力。我委将通过强化暗访和督促整改的方式,不断扩大暗访的覆盖面,推动各地集中力量做好环境卫生顽疾的治理,通过这种环境的治理真正达到传染病的防控。

  多年实践经验证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虽然是一个很传统的活动,其实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式,对于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最近也到了登革热等蚊媒疾病高发季节,更需要全社会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在这里我也给大家透露一下,我们一直倡导要科学佩戴口罩,要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从入境口岸对入境人员加强管理,省疾控中心监测到,对比去年同期,我们的流感以及登革热的发病大大减少了,这说明我们这样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确实是有效的,我们也希望大家继续承担起自我健康管理的责任和应尽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社区的爱卫活动和疫情防控。特别是大家也知道广东的雨水是很多的,绿色植物也很多,所以我们还是要对房屋前后的垃圾杂物,尤其是广东下雨以后,很多人喜欢在家里面养一些植物,一些用水养的植物,大家回家也发动家里人和办公室的同事进行“翻盆倒罐”,看到有一些小的蚊虫幼虫就及时清除,“翻盆倒罐”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发动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居家环境的整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共同为我们的美丽家园、健康生活积极贡献力量。谢谢。

  7、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请问省林业局的领导,《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于今年3月31日修订通过,5月1日起开始实行,请问省林业局,广东在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规定?谢谢。

  林俊钦: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对禁食范围的规定跟全国人大常委会2月24日发布并施行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保持了完全一致。《条例》是明确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有关法律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动物,也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这些食品,比如像这次《条例》禁止食用像夜鹭、白鹭等野生鸟类和蝙蝠这种等其他陆生的野生动物。同时,《条例》还突出了一个社会的责任,规定了餐饮服务提供者要诚信自律、承担社会责任,全社会成员要共同遵守禁食的规定,移风易俗,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可以食用的动物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一类是列入到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物种是可以食用的。今年4月8日农业农村部组织起草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的目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向社会征求了意见,其中就包括了家养的传统的畜禽和特种的畜禽共31种,基本实现了家禽的畜禽应列尽列。意见反馈是到今年的5月8日,待目录修改完善后就可以正式发布。另外一类是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和省《条例》,以及农业农村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革除滥食野生动物决定的通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的物种和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以及根据《渔业法》等管理的其他水生动物都可以继续养殖和食用。谢谢。

  主持人王丽华: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欢迎大家继续将感兴趣的问题发到省政府新闻办电子邮箱,我们将会同发布单位及时作出回应。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速记:高燕萍

  文字:申晨

  摄影:曹雅琴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