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19年12月24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主持人王丽华: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民政厅副厅长聂元松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陈天翼先生,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张东霞女士,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处长潘正钦先生,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副处长陈力先生,省自然资源厅开发利用处副处长熊进军先生,省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副处长蔡新艺先生。他们也愿意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下面,先请聂元松副厅长作介绍。
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聂元松(摄影:曹雅琴)
聂元松:各位新闻界的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广东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出台的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养老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做好养老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让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今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对养老服务发展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我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养老服务政策创制、设施建设、老年人福利制度、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尚不能有效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出台《若干措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家有关养老服务政策部署的具体措施,也是破解我省当前养老服务发展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推进我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二、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的制定主要遵循三项原则:一是坚持对标对表;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三是坚持创新思路,提出了8个方面27条措施,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文件的主要亮点集中体现在“四个聚焦”上。
(一)聚焦满足群众需求
针对我省97%以上老年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意愿和现实需求,《若干措施》将加快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放在首要位置,提出织密服务网络、加强服务指导、强化规范管理、支持融合发展和注重关爱服务等具体措施。提出到2022年,力争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至少建有一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可及的多样化养老服务。
(二)聚焦破解发展瓶颈
一是破解规划难问题。要求各地级以上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同时,明确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二是破解用地难问题。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凭登记机关发给的社会服务机构登记证书和其他法定材料申请划拨供地。鼓励闲置资源整合利用,对改造利用城镇现有闲置设施及农村集体用地上盖建筑物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可先按养老设施使用,后改变土地使用性质。
三是破解公有物业租期短问题。针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部分公有物业租赁期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对社会力量投资和养老机构经营稳定性造成较大制约的问题,《若干措施》突破政策障碍,提出将闲置公有房产优先用于养老服务,租赁期限延长至15年以上。
四是破解用人难问题。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支持各类院校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扩大居家养老日常护理技能培训规模,2020-2022年全省每年培训4万名养老护理员及养老管理人员。对养老服务优秀人才在居住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五是破解消防审验难问题。对于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但因未办理不动产登记、土地规划等手续而未能通过消防审验的农村敬老院以及现有利用存量物业举办的养老机构,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认真研究处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审验手续。
(三)聚焦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政策指引。要求各地在2020年6月底前公布本行政区域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清单、供需信息或投资指南,为社会力量投资提供政策指引。
二是放宽行业准入。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和服务企业依法设立分支机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区域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养老机构举办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不含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港澳台独资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
三是落实减税降费。养老服务机构按现行政策享受相关税费优惠。为社区提供养老、家政服务的机构,按规定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不动产登记费等方面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场所用电、用水、用气享受居民价格政策。
四是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投资养老产业。探索允许营利性养老机构以有偿取得的土地、设施等资产进行抵押融资。鼓励企业、慈善组织及个人设立养老领域慈善信托,开展养老服务慈善项目。
五是加强资金保障。明确自2021年起,各级政府将本级用于社会福利的彩票公益金按不低于55%的资金比例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明确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所需资金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统筹安排,并扩大了购买服务内容等。
(四)聚焦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诚信经营,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养老服务市场环境。
二是培育优秀品牌。推进实施“南粤家政”工程,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养老服务业知名品牌。扶持养老产业发展,力争到2022年,全省培育不少于10个有品牌、有影响力、规模较大的新型养老产业集团。
三是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实施为期三年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2022年底前,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间符合三星级以上标准,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
三、下一步计划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下一步,省民政厅将联合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动《若干措施》落地见效。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养老服务政策部署要求以及第十四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对养老工作的部署任务,加快推动我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二是建立省级养老服务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省民政厅将积极发挥召集部门的作用,明确各部门任务分工,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的督促指导,推动细化政策措施,加快政策落地实施。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及有关单位相关业务负责人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主持人王丽华:谢谢元松副厅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报道记者提问(摄影:曹雅琴)
中国报道记者:养老问题是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民生热点问题。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方面,《若干措施》出台了哪些举措?谢谢。
聂元松: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过去的养老主要是以生活照料为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老需求多样化,除了生活照料以外,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若干措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应对。
一是加快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针对我省约97%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的现实需求,《若干措施》将加快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放在首要位置,明确提出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务。重点是要建立居家社区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鼓励养老机构利用自身设施和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探索设立“家庭照护床位”等。我们的目标是到2022年,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能够基本建成;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力争在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至少建有一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是推动机构养老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兜底保障作用,重点为特困人员、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托养服务。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在大力发展普惠养老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根据市场需要兴办面向中高收入家庭的养老机构,发展中高收入家庭的养老服务,另外我们还要发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兴业态,满足多元化、便利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三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的原则,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提升社区医养结合能力。完善长期照护保障体系,鼓励发展包括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在内的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为参保人提供个性化长期照护服务,因为现在我们养老服务最大的短板就在于老年人负担养老费用的能力问题,要解决有钱养老的问题,所以要把这项服务开展好,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照护服务需求。
四是丰富老年用品供给。加快可穿戴、便携式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以及老年人适用的产品用品和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应用,要强化养老用品的宣传和推广,为老年人提供丰富、优质、适用的用品。
总之,通过贯彻《若干措施》,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摄影:曹雅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广东虽然老龄化的人口占比不高,但是基数比较大,想请问,发改委在缓解广东养老问题上有哪些具体支持政策?谢谢。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副处长陈力(摄影:曹雅琴)
陈力:谢谢您的提问。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社会对养老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省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工作,坚持把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不断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按照我委的职能分工,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
一、做好顶层设计,出政策,绘蓝图。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国家发展全局和亿万百姓福祉制定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中期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为使中央的文件在广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委现正会同省老龄办等20多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广东省的实施意见,我们的考虑是,我们的实施意见既要有中央的要求,也要有广东的实际,既要有全国的规定动作,也要体现广东的特色动作,争取一个既好看又管用的实施意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除了谋划实施出台意见之外,大力推进举办养老机构便利化改革,我委牵头会同省民政厅等单位研究起草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已于2018年1月以粤府办〔2018〕3号文印发。该《意见》主要从三个方面突破原有政策瓶颈,为营造良好的养老行业环境,提供了政策保证。一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养老服务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非本地投资者与当地投资者、境外投资者与境内投资者享有同等政策待遇。二是优化项目报建流程,对于经政府及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养老服务专项规划、区域布局规划中已经明确的项目,部分改扩建项目以及建设内容单一、投资规模较小的项目,一律简化报建流程。三是精简审批手续,优化养老机构相关审批手续,全面清理、取消申办养老机构的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
二、落实国家政策,办实事、补短板。
在落实国家政策上,我委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开展社会养老服务兜底工程。扶持公办养老机构,主要是解决养老床位供给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民政部、残疾人联合会部署开展了“社会服务兜底工程”,重点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等。“十三五”以来,我委与省民政厅一起支持符合要求的老年养护院、荣誉军人休养院、医养结合养老设施、敬老院、光荣院等方面的11个项目建设,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8599万元,带动投资3.14亿元,有效地提升了我省基本养老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
二是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除了公办的养老机构以外,我们的缺口仍然很大,市场需求仍然很多,供需矛盾仍然很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民政部、卫生健康委正在联合大力推动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对参加行动的城市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中央财政采用差别化补助的方式,按照每张养老床位2万的标准支持居家社区型和医养结合型机构建设,1万的标准支持学习型和旅居型机构建设。同时要求参加试点的城市必须给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要给老年人提供普惠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
今年,经过努力,我省已有广州和佛山市被国家纳入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政府有支持,企业要响应,希望两市有实力、有信用好、有投资意愿、有在建项目的企业积极申请,参加这项行动。同时,也希望记者朋友们帮我们多宣传,让更多的城市和企业加入到普惠养老专项行动中来。
最后,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积极作为,形成政府和市场互相补位的有效合力,不断扩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谢谢。
羊城晚报记者提问(摄影:曹雅琴)
羊城晚报记者:想请问,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养老服务设施的一些建设情况?谢谢。
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陈天翼(摄影:曹雅琴)
陈天翼: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房屋建筑和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高度重视,近几年来,重点推进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设计引领,不断地提高房屋建筑和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
我厅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兼顾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积极开展服务养老设施工程设计工作。一方面根据老年人照料需求特点,从无障碍设计、房屋功能布局、室内装饰、安全疏散、声环境、景观绿化、中低层加电梯等多角度加强专业设计,鼓励建筑设计单位开展养老建筑研究,打造规划、建筑、装饰、景观一体化养老建筑设计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等涉老建设标准宣贯力度,对新建老年人建筑、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建设全过程进行严格把关,提高涉老服务标准实施水平,保证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和工程质量安全。
二、多措并举,改善社区的适老养老服务环境
一是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相关标准要求,严把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设计“进口关”、施工图“审查关”和工程验收备案“出口关”,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群体提供无障碍环境。二是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社区养老服务环境。我省各地根据老年人出行的特点,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改造对象为房屋建筑本体共用部位、小区公共部分,包括建筑出入库坡度改造、疏通步行网络等。同时,我厅出台了《广东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全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补充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这些意见出台以后各地都高度重视,特别是一些城市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电梯方面做文章,比如说广州市,截至今年11月底,累计完成了增设电梯规划审批共有6551个,已经完成投入使用的电梯共有4398台,说明广州对市这项工作很重视,其他部分城市也进步重视项工作,部分地区还在电梯加装过程中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在规划建设的审批中简化审批的手续,这对加装电梯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三是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专项用于所住住宅增设电梯所分担的费用等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步伐,提供老年人出行的便利性。四是开展社区体育公园建设。近年来,我厅督促指导各地开展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创新体育场地的供给模式,在社区体育公园建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城市边角地、插花地、街头绿地以及其他闲置地,建设了一批可供人们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体育锻炼和休闲健身功能的社区体育公园。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建社区体育公园2000多个,这2000多个体育公园确实是建的很不错的。下来我们要大力推进这项工作,让更多的小区有社区体育公园,营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社区环境。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一项惠及老年人群体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持续深入地开展。下一步,我厅将在职能范围内,继续抓好涉老相关标准的实施指导监督,配合养老服务主管部门完善相关标准规范,继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城市建设和住房发展相关涉老设施配套建设,为老年人群体提供良好的宜居环境。谢谢。
南方日报记者提问(摄影:曹雅琴)
南方日报记者:本次《若干措施》里面提到了要推动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想问一些养老机构比较关心的问题,申请开办养老机构可以享受哪些优惠?谢谢。
广东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张东霞(摄影:曹雅琴)
张东霞:谢谢媒体记者的提问。关于这个问题,《若干措施》里面讲了8个方面27条,细细研读,每一条里面都包含着政府大量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是从六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门槛降低了。以前的养老机构是属于设立许可,现在我们实行的是备案管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在登记以后只需提交养老机构的设立备案书和承诺书就可以办理备案手续了。这个制度最主要是把门槛降到最低,目的是大力鼓励社会企业、社会力量以更低的门槛进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来。
二是程序审批简化了。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和服务企业依法设立分支机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区域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养老机构举办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不含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港澳台独资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企业办事的流程,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降低企业的负担,减轻企业的时间成本。
三是税费优惠政策更多了。现在养老服务机构,只要符合现行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小微企业等财税优惠政策;为社区提供养老、家政服务的机构按规定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场所用电、用水、用气享受居民价格政策,这些措施能够进一步降低养老机构运营成本,使机构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场地有保障了。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凭登记机关发给的社会服务机构登记证书和其他法定材料向政府申请划拨供地。鼓励闲置资源整合利用,鼓励将符合“三旧”改造条件的村级工业园、旧厂房、旧村庄等场所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对改造利用城镇现有闲置设施及农村集体用地上盖建筑物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可先按养老设施使用,后改变土地使用性质,这些措施使养老场地的解决有了更多更好的办法。
五是租期延长了。闲置公有房产优先用于养老服务,租赁期限延长到15年以上,以前是5年,这是27条里最有亮点的一项改革措施,这条措施的实行以时间换空间,使机构能够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提高机构在资金和服务投入方面的稳定性,这样的话企业才敢于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敢于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
六是投融资渠道更广了。我们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来投资养老产业。创新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探索允许营利性养老机构以有偿取得的土地、设施等资产进行抵押融资等。这些政策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到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面来,更好地实现习总书记所提出来的让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谢谢。
广州日报记者提问(摄影:曹雅琴)
广州日报记者:请问如何提高医养结合方面的服务,让居家老年人安享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谢谢。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处长潘正钦(摄影:曹雅琴)
潘正钦: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自2015年国办转发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以来,2016年7月份,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同年9月份,我委联合省民政厅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省相关部门积极作为,在投融资、财税、价格、规划布局、用地保障、人才队伍、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出台了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面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老年人在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了医疗卫生方面的服务。今年10月份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会同民政部等12个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着眼近年来各方面反映较多的制约医养结合发展堵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推进放管服改革、放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保障政策、加强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多项措施。我省广州、深圳、东莞、江门4个市入选国家医养结合的试点,全省有19个县市区被列为省级医养结合的试点,近年来,我省罗湖区卫健局、广州市老人院、番禺祈福护老公寓、东莞市东坑医院、罗湖区医养融合老人病医院等10个单位和机构被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典型。从总体情况看,我省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老年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在如何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让居家老年人安享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我们主要是从六个方面进行推进和提升。
一是持续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结合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充分利用区域健康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对辖区内的老年人健康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并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进行1次免费体检。就目前看,全省已建立健康档案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614.17万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53.44%。
二是发展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全省38.4%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了老年病科,95%以上的医疗机构建立了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为满足我省老年人对居家医疗健康服务的迫切需求,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我委将于近期出台《广东省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工作指引》。
三是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工作。依靠社区、乡镇卫生服务网络,通过推行家庭医生模式,引导服务团队与居家老年人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为社区、乡村居家养老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有效解决老年人医养“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我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为63.36%。
四是规范家庭病床服务。出台《广东省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指引》,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为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护理的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卧床患者等人群设立家庭病床,畅通医院“病床”与家庭“病床”的转换,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定期上门提供诊疗服务。
五是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推广使用中医药综合治疗,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全省有184个医疗机构建立了治未病科。
六是积极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我省出台了《广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广州等9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社区居家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优质、便利的护理服务。
下一步我委将重点抓好社区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把解决社区居家老年人的医养结合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医养结合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养老需求。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想请问省自然资源厅在国土空间工作中如何体现《若干措施》的政策内涵?谢谢。
熊进军:我厅目前正在编制《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规划拟提出加快推进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同时,我厅积极督促指导各地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时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保障,并要求对其开发利用情况加强监管。
深圳特区报记者提问(摄影:曹雅琴)
深圳特区报记者:长期护理保险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制度安排,目前广东省在这方面的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些什么计划?谢谢。
广东省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副处长蔡新艺(摄影:曹雅琴)
蔡新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有利于保障失能人员尤其是老年失能人员的生活权益,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2016年6月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全国确定15个城市开展试点。我省确定广州市作为全国首批、省内唯一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并指导广州市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广州市于2017年8月1日起正式试点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当时是将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为符合条件的长期失能参保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保障。长护定点机构覆盖全市11个行政区,数量从启动时的29家增加到目前的96家。两年多以来,广州市试点工作运行平稳,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失能人员以往仅仅依靠退休工资和子女赡养作为护理费用来源的状况得到改观。
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据了解,目前国家医保局正在研究制定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政策文件,明确扩大试点的原则,完善覆盖范围、筹资来源、支付水平、经办服务等内容。接下来,我们将会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按照统一部署,有序地在我省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谢谢。
主持人王丽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七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